农村,因路而变化;发展,因路而提速。阜宁交通人已勾画出未来的宏伟蓝图。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说,在注重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按照“四好农村路”达标县创建标准,全县于2017年下半年全面启动了“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目前村规民约已进户上路,路域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初步建成80公里“四好农村路”循环示范路段,今年全县将投资7000万元,打造800公里“四好农村路”,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近几年来,阜宁县着眼全县发展大局和农村地区长远发展,强化对农村公路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绩令人瞩目,赢得广泛青睐。据阜宁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交运系统齐心协力、克难求进、把握机遇,积极发挥“先行官”作用,扎实推进农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出镇村公交和重要经济节点通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交通问题,优先考虑联网对接,建设通往自然村、集中居住区、康居工程等能够充分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开发和招商引资的项目,把着力点放在打通断头路、连通国省干线公路上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规划 有序推进
阜宁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写入历次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从2008年开始,农村公路建设每年都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召开推进会、会办会、交办会、现场会等各种会议进行部署落实,通过签订责任状、下发交办单、人民评议员评议等方式督查推进。
县人大每年都要听取农村公路建设专题汇报, 2008年至2013年连续6年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第1号议案,2012年至2014年在“四项为民活动”中将“推进农村交通便民”活动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2016年组织对全县镇村公交运转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项评议,2017年对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进行了视察检查,2018年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参与 监督“四好农村路”创建活动。
各镇区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有压力、有动力的农村公路发展氛围。相关村居充分利用“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在规划、建设、用地、资金等方面对农村公路发展实施优先保障。
今年,阜宁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交通强国重要战略思想和“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67公里,打造‘四好农村路’800公里”的总体要求,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持续用力,努力把农村公路建成幸福小康路;在助推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上持续用力,努力把农村公路建成生态品质路;在养护管理、安全监管上持续用力,努力把农村公路建成安全畅通路;在发挥广大群众主体作用上持续用力,努力把农村公路建成人民满意路。全年计划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844.4公里,建、管、护、运营机制健全完善,通过省级示范县验收;新改建道路项目178.8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49座,实现全县行政村、公交线路、经济节点、校车运营线路双车道四级公路通达率100%,全面构建城区公交、农共班线、镇村公交三级客运网络,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公交开通率100%,在全市争第一、全省创一流。
齐抓共管 硕果累累
在盐城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2016至2018)行动计划中,2016年至2017年,阜宁县实际完成道路项目939.3公里、桥梁项目567座,工程建安费总投资13.99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指标,在全市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
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农村路网,按照镇村公交总体发展目标、校车行车路线规划及灾后重建安置点、康居工程集中居住点配套路桥建设规划,制订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年度计划,确保各项规划有机衔接,切实提升农路建设的实用性。强化统筹协调推进,把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与基本农田建设、水利改造、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同步开展农村道路植绿增绿补绿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档次。
及时会办解决农路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督促建设责任单位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面上工程按既定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强化协调联动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农路建设项目优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进度;供电、移动、电信、自来水公司等杆线(管道)产权单位主动与项目实施主体对接,制定杆线迁移计划并组织实施,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坚持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着力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认真把好建设准入关,严格落实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和“黑名单”制度,优选信誉好、实力强的承建单位,依法签订项目合同,明确工程实施进度、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注重社会监督,在完善政府监管、专业机构监理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突出社会监督,每个项目都在要道路口竖立公示牌并落实2—3名党员群众代表作为质量监督员,全程参与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竣工验收“四项制度”,每条道路均竖立公示牌,向群众公布建设单位、建设责任人、建设标准、建设工期、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监督。同时聘请部分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群众担任义务监理员。
管养并重 协调发展
阜宁县政府出台了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工作重点、工作要求,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体系基本建立,“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的格局基本形成,“有路必养”基本实现,“养必到位”步伐加快。
该县根据考核办法,县道和乡、村道的养护支出分别按每公里9000元、1200元进行补助,其余资金用于补助路基、路面、桥涵、安保、绿化等小修保养支出。各镇区也都不同数额地配套安排了部分养护管理资金。在保障投入的同时,该县进一步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完善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制度管理,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自觉接受上级财政部门和交通部门的监督检查。
阜宁县建立了农村公路管养基础数据库,分类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农村公路桥梁台账,在国省道统一设置了农村公路指路牌,对桥梁实施“一桥一卡”,形成有效监控和隐患排查机制。截止到2017年,全县纳入省、市养护考核的农村公路1441公里,其中,县道养护里程319公里,由县公路站负责管理养护;乡村道路1122公里,分别由各镇区街道负责管理养护。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阜宁县深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和办法,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购买社会化服务、发动村民参与等措施,充实人员力量,同时抓好人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紧扣农村公路养护特点,在乡道、村道的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有效保护公路设施。县道由县公路站负责管养,乡村道由镇村负责养护,各镇区普遍成立了农路办,聘请了专兼职养护人员,爱路护路纳入了村规民约,实现了养护管理责任全覆盖。新沟镇、郭墅镇顺利通过“省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及安保工程示范乡镇”创建验收。
多措并举 良性运营
从“晴天一身灰,雨时两脚泥”,到“出门康庄道,抬脚上客车”,不仅得益于农村公路的修建,也离不开农公班线和镇村公交的运营。县镇村公交由县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和江苏诚达公路运输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共投入客车33辆,班次密度3-4班次/天,全程票价1元,70周岁及以上老人、革命伤残军人免费乘坐。截至2017年底,镇村公交已经全面覆盖全县17个乡镇的341个行政村,开通线路39条,开通率达到100%,营运线路总里程584公里,共设置首末站63个、候车亭122个、招呼牌893个。为了突出镇村公交的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该县组建国有的县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参与农公班线和镇村公交运营,遵循“热线与冷线捆绑、主线与支线搭配”的原则,对少数客流量长期较少而群众确有需求的农公班线采取冷热线捆绑、盈亏互补的方法。目前,县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经营镇村公交班线13条,投放客车13辆。
农村,因路而变化;发展,因路而提速。阜宁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为今后交通发展勾画出了宏伟蓝图。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说,在注重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按照“四好农村路”达标县创建标准,全县于2017年下半年全面启动了“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目前村规民约已进户上路,路域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初步建成80公里“四好农村路”循环示范路段,今年全县将投资7000万元,打造800公里“四好农村路”,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来源:新华日报;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