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皖秧歌号子大“比拼”在淮安金湖唱响

2018年06月02日 18:07: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一首“金湖秧歌千人唱”拉开了邀请赛的帷幕,1300人合唱“悠悠格冬代”,唱出了金湖秧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恢弘气势,也唱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由浙江省嘉善县选送的《搡水草》、安徽省黄山市选送的徽州屯溪民歌《小石桥 金山银山》、南通市海门市选送的《海门山歌交关多》等诸多特色秧歌,不断把比赛活动推向高潮。

  淮安市民王尚琴说:“这次活动带给我最深震撼,就是金湖1300人的秧歌号子这样的一个演唱,带给我们很大的这种大气磅礴的那样一种感受。同时,苏浙皖他们带给我们不同形式的劳动号子、秧歌号子、耕田号子,多种形式的表现带给我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我觉得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展示是零距离的这种感受带给我们很多的这种精神的盛宴。”

  经过激烈角逐,金湖县代表队、兴化市茅山镇文化站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一等奖。

  仪征市文广新局表演队领队李桂明表示“我们要经常搞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比如说举办一些广场演出、推出一些宣传品,让每个百姓能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和作用,更加弘扬民族文化活动。”

  秧歌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是一种用锣鼓等伴奏,将舞蹈、歌唱等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田头劳作时哼唱的“秧歌号子”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绝唱,能够掌握传统秧歌技艺和纯正舞蹈风格的民间艺人已寥若晨星,保护和传承工作都亟待进行。

  淮安市金湖县非遗中心主任王学军介绍:“围绕秧歌的发掘、传承、保护、利用,我们会定期举办秧歌培训班,举办‘秧歌手选拔比赛’,开展秧歌进校园活动等,让群众的广泛参与。我们有一批潜心收集整理秧歌的土专家,先后编辑出版了《金湖秧歌集萃》、《金湖秧歌大观》、《金湖民歌》等书籍,我们还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传承人,他们醉心于秧歌传承与发展,以金湖秧歌为素材创作、编排各类文艺作品,来进行更加广泛的宣传交流。”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德俭  淮安台/孔凌翔 张德林 金湖台/陈祥龙 编辑/赵恩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