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鲜事"】在卡塔尔感受"斋月",绿色植物是财富的象征

2018年06月01日 14:58:10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读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改革再出发 发展高质量——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主题采访活动于5月31日在南京启动。为展示开放大省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将于6月重磅推出大型跨国新闻行动,为你带来欧亚非三大洲12个国家的“新鲜视觉”,记录“一带一路”上奋斗者的动人故事,展现江苏逐梦“一带一路”的全新荣光,各路记者沿途也发现了许多新鲜事儿,他们的采访集锦,大家抢先看起来!

卡塔尔多哈 中东报道组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吕莹莹、周忱、郭锴峰

  
  我们正好在斋月来到了卡塔尔的第一大城市多哈,深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异域文化。

斋月期间白天街巷无人,夜晚人头攒动】

  在中东国家,每年都有一个月为“斋月”,今年的斋月是5月16日到6月15日,我们正好赶上。“斋月”也叫“禁月”,是穆斯林“封斋”的一个月,是真主安拉将《古兰经》下降给穆罕默德圣人的月份。在斋月里,穆斯林每天从日出到日落期间禁止饮食、吸烟等活动。我们抵达后发现,多哈的白天除了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外,路旁看不到行人,就连路边的店铺也处于关门状态,到处清清冷冷。在工地上,工人的工作时间一般只从早上八九点到中午十一二点就下班了。我曾一度怀疑,我们是不是来了个“假多哈”,这里难道不是卡塔尔第一大城市么?

  直到夜幕降临,我才得见一个不一样的多哈。路上行人多了起来,纳凉的、散步的……路边店铺也霓虹闪烁开门迎客,阿拉伯餐厅里的人们谈笑风生,一家人团聚桌前,吃饭、聊天、逗小娃,其乐融融。原来,斋月期间,人们白天“封斋”,夜晚则是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犹如中国的春节。不一样的异域文化,让我感受到别样的温馨。

价优质高的“中国造”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戈壁、扬尘、大工地。多哈以盛产石油和天然气闻名,成为卡塔尔的经济命脉。眼下,城市正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随处可见正在施工的大型机械设备,这些设备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企业,价优质高的“中国造”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五月底,卡塔尔已入夏,早上三点半日出,下午六点半日落,气温在四十摄氏度以上,因为日照长且强,体感温度远不止于此。城区周边的高速公路两旁,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星星点点的植物也是灰蒙蒙毫无生机的样子,让人感受到这里“生命”的不易。

  早上八点的卡塔尔多哈,已经太阳当空照,气温超40度。

  但是,高温、暴晒、沙尘下辛苦工作的人们,又让我们感受到奋斗的执着和坚守的力量。为他们点赞!

随意拍照是禁忌,绿植属“奢侈品”】

  很遗憾,很多生动的画面只能存于脑海,一些真切的感受只能放于心底。因为在卡塔尔多哈,随意拍照是一种禁忌,特别是拍人,所以,我尊重他们的习俗。走过夜晚的街角,看见一只大猫带着孩子在纳凉,大猫慈爱的目光,小猫三步一回头的张望,嗯,这个可以拍下来,“斋月”的夜晚,对于这里每一个家庭来说,都在享受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

  在多哈,外来人口占这个国家的大半,原住民要么长期在外度假,要么移居海外。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是这里的劳工主力,如此多的外来人口,起先让我对这里的治安有些许担心。后来才知道,这里的治安算得上全球最好,因为严苛的犯罪惩罚,让这里可以做到夜不闭户。比如:偷盗是要剁手指的!

  三天的相处,改变了我对多哈只有戈壁滩的初印象。在路边一些漂亮的建筑四周,也会看到几棵长得茂盛的绿植。市中心、CBD、政府机构周边,大片的树木和草坪,让你看到了多哈的另一面——富有。你知道么?这些绿植之所以如此生机勃勃,是因为地下充沛的水源灌溉网,据说在这里,养护一株绿植,一年要花费4000美元。如果在居民家中,哪家的绿植多而茂盛,就是是财富的象征,因为,在高温、暴晒、缺水的戈壁滩上,绿色植物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