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苏州:大数据助商事制度改革 激发市场活力

2018年06月01日 19:31: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苏州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是各类市场主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苏州市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还借助“大数据”平台,完善事中事后“严管”机制,通过“宽进”、“严管”来多方位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苏州也成为全省唯一被国务院列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的地区。

  在苏州市姑苏区政务服务中心,各个窗口前秩序井然,不需要排长队,市民就能轻松地办理企业登记、资本注册等业务。得益于苏州在全省率先推出的“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等一系列优化审批流程的改革,现在的企业主办理业务,可以直接在网上提交登记信息,然后到服务窗口领取证照。目前,苏州新设企业工商登记平均时间已从2014年的5天缩短至1天。

  苏州市某企业负责人陈静说,以前要准备几十张纸质材料,而且还都是分散的项目,现在全部在网上提交。网上流程做好了,只要拿着很少的材料,一次性就可以办完。

  在打造“宽进”环境的同时,苏州还创新性地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在苏州工商大数据中心,智能分析平台整合了所有市场主体的信息,以往人们需要到省工商局调取的企业数据报告,现在仅需几十秒的时间,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以统计图表的形式显示,让人一目了然。

  比如说,在协同监管的平台上,有一个失信联合惩戒模块。企业拖欠工资,或者是法院提供失信被执行人,各个部门就把信息传上去,然后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对企业做一些限制措施。

  哪些领域企业投诉多,工商就重点监管;哪些企业信用好利润高,政府就加大扶持。精准及时的数据分析,不仅让工商部门工作的针对性更加突出,也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目前,苏州已初步构建起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依托、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随机抽查为手段、以联合惩戒为导向的市场监管新机制,守牢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大门”,社会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苏州市工商局局长蒋亚亭说,下一步要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重点在企业登记的便利化、电子化、证照分离、跨部门的双随机,还有社会共治、大数据监管方面,力争以更大成效、服务苏州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苏州市场创新创业活力迸发。截至今年4月底,苏州累计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42.1万户,占全省总量17%;其中86.8万户为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新增市场主体,新增速度达到日均登记632户。(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杨杨 苏州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