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今天(31日)江苏省中医院举办了“一起行动,不要让心梗脑梗伤害你的家人”为主题的大型疾病教育活动。专家共同呼吁:胆固醇是心梗脑梗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要重视胆固醇管理,该预防的要预防、该治疗的要治疗!让更多患者免受心梗脑梗伤害!
心梗脑梗 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江苏省中医院陈晓虎副院长介绍说,心梗脑梗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送来医院抢救的正是四十几岁的中年人。心梗确实是非常凶险的疾病。严重的心梗甚至可以在几分钟内,就夺走人的生命。心梗的发生与坏胆固醇密切相关,血液中“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多,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
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王振兴教授介绍说,如果斑块正好在心脏三根主动脉血管里,一旦斑块破裂堵塞住血管,则可以在几分钟内造成心肌坏死、如抢救不及时很可能死亡。甚至,如不及抢救,患者就已经失去了生命。
如果斑块在脑部血管,一旦斑块破裂、堵塞住血管,就是脑梗。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吴明华教授说,大脑是人体最高级的指挥中枢,大脑中不同部位又分管人的语言、行动、认知等功能。如果脑梗造成分管语言的大脑部位的损伤,则患者会丧失语言能力,如伤害的是负责躯体行动的部位,则可能半身不遂,终生致残。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
王振兴教授指出其实心梗、脑梗是可以预防的。居民应该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知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评估患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吴明华教授介绍说,“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一旦发现血脂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
心梗脑梗发病一年内再发风险高 长期服药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再发风险
“心梗脑梗疾病非常凶险,不仅仅是发病时凶险,还在于心梗和脑梗的高复发性。”吴明华教授强调指出,“心梗和脑梗患者经过抢救,出院了,绝对不是万事大吉,这代表一个新的治疗阶段的开始,即患者的出院后治疗。必须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认真进行药物干预,以避免日后心梗脑梗复发的风险。
有些患者说:“医生,我都出院了,我好了啊!为什么我还要进行药物干预呢?”对此问题,王振兴教授介绍到,得过心梗和脑梗的患者,血管壁的内皮普遍不好,支架手术和搭桥手术都是通过抢救技术把最致命的血管“堵塞部位”疏通,但是不可能像更换汽车零件一样随意更换掉心脏上所有的血管,患者的血管壁的“内皮”依旧是患者经年累月长期受损的“内皮”。这样“坑洼班驳的内皮”较之“干净光滑的内皮”,当然更容易“钩挂”上更多血液里的坏胆固醇,甚至形成新的斑块。这样,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每天通过药物来作用于全身血管,当然也包括了出了问题的犯罪血管,以此来控制疾病进程。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祖名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