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请吃饭的南京人 | 以普通话开头,南京话收尾

2018年05月30日 11:12:04 | 来源:创意南京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之前最火的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中,感情就是在一餐一饭中渐入佳境的。为何要起个这么长的名字?导演本人这么解释:“意味深长的名字不如现在这个够直白。”

  确实直白。不管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千万言语不如一碗热饭。

  这类剧能在中国受到热捧的原因,或许也正是源于我们自古以来的“饭桌文化”,只要拿起筷子,就没有不能静下来解决的事儿。而对于咱们实心眼的南京人,攒个饭局更讲实际——吃到一起去的话才能谈到一起去,毕竟我吃红汤你清汤……那是万万跨不过的一道坎。

“啊吃过啦?”开头的南京人

  都说南京人打招呼喜欢以“啊吃过啦?”开头,可见“吃”这件事在南京人心中的重要性,但同时这句话还得必须用南京话问才合格。

  在南京人的饭局上,你能听见脆生生的潘西声音:“哎,这个菜好吃得一米!”也能听见沙着嗓子的大叔一拍桌子:“今天的汤咸得一米多高!”

  嗨!多大事哎,想当年秦淮八艳、金陵十三钗,那些被传说至今的绝代佳人们不也都是满嘴跑着南京话的吗?饭桌上听到南京话,你就放心了,对方妥妥已经把你看成了自己人。

吃什么?无所谓

  资深文化吃货袁枚什么都爱,唯一讨厌火锅,理由是人多烦躁,菜多味糟。他那时,火锅尚且清淡,今日南京城的红油火锅,必能吓死老袁。

  然而这也是南京人饭局有意思的地方,大块吃肉的蒙古菜吃得,清甜寡淡的广东菜吃得,铺张炫耀的北京菜吃得,酸辣的云贵菜吃得,麻香的重庆菜吃得,光一个火锅就能分上台湾小火锅、香港打边炉、重庆牛油锅、成都九宫格、老北京铜炉、泰国咖喱锅、韩国部队锅、日本寿喜锅……

  不知道吃什么,就吃火锅。洋洋洒洒十几种菜,总有一款你能吃。一个锅里捞进捞出,再怎么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马上也能互扫微信二维码了。

  南京就是这么让所有人、所有菜都能既来之则安之的地方。


南京人的玩笑,这些可不是菜!

  从鸡鸭血臭豆腐到活珠子旺鸡蛋,只要是好吃的,南京人从没怕过,不过也有南京人开玩笑说请你吃的,可不一定都是菜啊……

  【 毛竹杆儿炒肉丝 】

  推荐理由:小炮子子最常吃,每次吃完都想哭。

  做法:用鸡毛掸子等一切手边细长条的东西,用力打到皮肤上,然后几分钟就出现一条条红色东西凸起来。这就是南京人的“毛竹杆儿炒肉丝”。

  食用建议:以前家里经常出现这道菜,丝丝入味,久久不能忘怀。但鉴于现代孩子口味的多样化以及接受程度,还是不要传承下去的好。

  【 木里实菇 】

  推荐理由:南京最著名的一道菜——你倾情演出我却毫无反应。

  功效:刚出校园的愣头青经常喜欢点这道菜,同时也备受低情商的人的喜爱。不顾场合、不看氛围的来上这一口,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食用评价:出来混的,总是有糗的时候,看到别人不小心吃了木里实菇,就不要笑话人家啦。

  【 烧包 】

  推荐理由:你咋不上天呢!

  功效:烧包,是一种很容易吸引眼球的食物。倒不是因为颜值多高,而是因为爱炫耀。

  食用评价:花花绿绿的一道菜,外表鲜艳,内里闷骚。就算你堵住了我的嘴,你也堵不住我烧包的心。

  【 二斤半的千张 】

  推荐理由:盆友,你蛮能韶的嘛!

  功效:二斤半的千张——舌搭子,南京话歇后语。形容人话多,喜欢与人攀谈。十里八搭的。

  食用评价:帅锅,你这么能实搭,我还是请你吃皮带炒肉丝吧!

  

  【 煮熟的鸭子 】

  推荐理由:哎,你跟我在这块犟哈是啊?

  功效:煮熟的鸭子——嘴硬,南京话歇后语。

  食用评价:南京人爱吃鸭子大家都知道,但是唯独不吃嘴,因为嘴太硬了,咬不动。

  【 二胡卵子 】

  推荐理由:我理你个球!

  功效:二胡卵子是南京话中的俚语,意为“调皮捣蛋”、有点“甩”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一颗二百五的蛋。

  食用评价:……实在说不出来了。

  【 闷头鸡子 】

  推荐理由:哎,你,把头抬起来!

  功效:闷头鸡子和呆头鹅属于同一品种,比方不做声不做气的样子。这种鸡一般都不太灵活,不是走地鸡,肉质不咋地。

  食用评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夹巴螺蛳 】

  推荐理由:啊犯嫌啊?

  功效:南京话“插七插八”,插嘴的意思。

  食用评价:这道菜通常只有没有眼力见的人才喜欢点。如果下次饭局你遇到有人点的话,不如直接请他吃个钉毛栗子吧……

  请吃饭的南京人,就算再怎么以一本正经地用普通话开场,吃到酒酣耳热之际,南京话也会喷薄而出。

  (来源:创意南京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