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根据时令,现在本是“秧客”出征时节,然而徐州合沟镇机插秧大户杨云峰却带领着十多人在自家田里倒腾开了“稻虾混养”项目。
说起杨云峰,合沟镇几乎人人皆知,更是新沂农民群里的名人。作为党员的他,带头组建了机插秧合作社,拥有各类水稻插秧机121台,带领机手及农技人员200多人跑全国插秧,仅2017年在各省插秧面积达到3万亩,营业收入超过300万元。
从盱眙刚学完稻虾混养技术回来的杨云峰说,目前他的20多台高性能插秧机、70多名务工人员已经外出转战全国。他自己则在家玩起了跨界,流转450亩地开展稻虾混养项目,建好粮食烘干厂,注册了“沂久纯香”大米品牌,准备在家带领村民“二次创业”。虽说是跨界,但是搞种植和养殖,还是农民的老本行。
合沟镇去年着力在发展高质量农业上下功夫,在南京农业大学专家指导下,探索引进了200多亩的稻鸭共存、稻虾混养生产模式,该模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实现“双赢”,每亩净增收入达2500元以上,10元一斤的大米在地头上即销售一空,供不应求。新沂非常重视农业种植项目提档升级,市农委专项补贴该项目每亩500元,今年预计投入资金将超过200多万元。好政策激发了农民发展稻鸭、稻虾混养的热情。
“我们这个种养基地的最大特色是稻虾混养,等到6月份,所有的水塘里都会种上水稻,龙虾会吃掉虫子,虾粪又能提供水稻所需的肥料,一举两得。”杨云峰说,稻虾混养的龙虾更肥美一些,价格也卖得更高。“种出来的有机米,农残和重金属指标都为0,我的沂久纯香大米品牌也准备卖十元钱一斤。”
作为党员,杨云峰一直在带头探路,他坚信“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现在,杨云峰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儿子也从青岛辞职回乡支持父亲的“二次创业”。
带领村民将这里打造成一片集龙虾垂钓、水果采摘、农家乐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体验区,这是杨云峰未来几年想闯的路。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童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