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叔单骑再闯青藏线,他的车轮已成功滚过唐古拉山口!

2018年05月29日 11:51:17 | 来源:南通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7岁时,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西藏。因为高原反应,失败了。

  60岁时,他改骑摩托车,目标依然是西藏。

  他说,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路途中的冰雪高山,河流小溪,城镇村落,只有自己能够切身体会;风俗人情,牧歌深深,只有心灵能与之共悟。

  这位“任性”大叔名叫范勔(“勉”的同音同义异体字),今年60岁。

▲2015年4月,范勔从南通出发去西藏。

  2015年4月,他尝试了第一次超长途骑行,目的地是高难度的西藏。经过一个多月的骑行,到达昆仑山口时,他的身体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骑行中断。朋友接他回了南通,当时的他撂下一句狠话,“今后再也不远行。”

  2018年4月,心有不甘的他决定要“一雪前耻”,于是从重庆买回一辆崭新的摩托车。

  再度出发,为何?“就像孩子们说的,我就是个倔老头儿。” 范勔告诉记者,3年前“失败”后也曾一度闭关读书练字,可心中关于冒险的梦依旧躁动。范勔说,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态,他决定骑上摩托车再次进藏。

  临行前,他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春末夏初已至,正骑行大好时节,天不负我,我不负天。为弥补三年前铩羽之憾,在朋友樊氏兄弟的大力协助下,筹足资金,准备再次向海拔5231米的天路唐古拉山口发起冲击,志在必得。”

  5月8日一早,记者在长江中路与虹桥路的交汇处见到了大叔本尊。

▲军绿色的摩托、橘红色的头盔,范儿足足的。

  驴友们都知道,从南通骑行至西藏,可不仅是从祖国的东部跨越到西部那么简单。

  连续一个月左右每天骑行三百公里造成的体能透支、海拔升高带来的缺氧反应、无人区可能遭遇野兽的凶险……一路上,很多未知数等着范勔去挑战。为此,他做了充足的准备。

▲图为此行的装备清单。

  这次骑行路线和上次差不多,从南通出发直奔青海省西宁市,再到格尔木,最后到达拉萨,途中经过陕西西安、甘肃兰州等城市。总里程达12000公里。

▲图为2015年的骑行路线。

▲图为范勔手机导航上设定的第一阶段骑行路线。

  沿着计划好的路线,经过河南南阳、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大叔骑着他的“山地王”,一路驶入了著名的青藏线。虽然一路上有坑洼颠簸,遇到各种“险情”,但是却不能阻止大叔前进的脚步。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半个月以来的经历吧。

  和上次进藏之行相比,这次把自行车换成摩托车,对体力的考验小了许多。

  从南通到青海,一路上走走看看,还算顺利。不过,一次“陷入绝境”的经历还是令人后怕。

  大约是在甘肃与宁夏的交界处吧,早早起床,准备完毕。上路前特地将导航设定为“骑行”,从屏幕上看路程要比“驾车”少一些,未料到噩梦却由此开始。出了小镇不远即拐进了田间小路,速度很慢,没多久就进入了乱石子烂路,就一米多宽。接着开始上坡,拐弯,再拐再上。不好,已经完全不是什么“路”了,眼前只有荒山秃嶺,悬崖峭壁。车子只能挂在一挡上缓慢前行。不知道前面究竟会是啥情形,心里难免有些紧张。在一个上坡加拐弯的乱石子堆里,偏偏车又熄火了,只好紧紧刹住,不让它倒溜。此刻要启动起步已十分艰难了。试想,在两三米的距离内要同时完成上坡、拐弯的起步,而且是在起伏的乱石子堆里,一侧还是山崖,这个难度可能只有驾校的教官可以想象了……当时已根本没有退路了,掉头无望,可以说已陷入绝境。恐惧绝望中,人的潜能往往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只能拼死一搏了。起步成功,上坡拐弯一气呵成,也真难为这台车了,不愧“山地王”的称号,终于驼着我脱离了险境,随后也是一“路”盘旋地下山,直至看到了正常路面后才松了一口气,我的天哪!赶紧把导航重新设置为“驾车”。

  此行的日记,则从抵达青海开始写起。

  5月17日

  骑行旬日,暂告段落。明日起,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下一步到格尔木后将休整数日,保养车辆并采购后面所需物资。格尔木是最后一个综合补给站了,氧气也要在此一并备上,之后直至拉萨再也无觅之处。

  5月18日

  倒淌河镇海拔3300米,已明显感到冷嗖嗖的了,明天要加衣服,不然路上受不了。

  这次的主要目标是征服青藏线上的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之后的拉萨、昆明等等都是回程的一部分。

  5月19日

  拉萨后看情况,若兴致已尽则把车子卖掉,直接飞回上海。“ 趁兴而来,兴尽而归。” 斯之谓也!

  5月20日

  今天全副武装,皮毛夹克、皮毛手套、羊毛裤、雨具全用上了,虽然寒冷但舒舒服服地跑完220公里,住进四星大酒店。

  5月21日

  到达格尔木,明日开始休整三天。还剩最后高难度的1200公里:缺氧、寒冷、大风、雨雪……摩托车真经不起侧风,不能太快,否则会被刮倒。压缩饼干、葡萄糖补水液、药品等均已备妥。

  5月25日

  今天的骑行途中戴了两副手套还是抗不住寒风,有时只好停车,还不敢熄火,怕发动机被吹冷了难以启动。挂上空挡后让其怠速运转,然后就下车隔着皮手套把发动机当汤婆子用。

  这家客栈我是第一个到的(左侧第一台“9019”),现在陆陆续续来了这么多。

  5月27日

  明天,我的车轮将滚过海拔5231米的青藏线最高点,目前看来“高反”应该不成问题了。

  今天遭大罪了。双向两车道路面结冰,堵车两公里。当我夹在重卡之间蠕动时,对向有小车快速超车从我身边刮过去将我带倒。对我来说它就是逆行了,何况当时的路况根本就无法超车……最后小车车主主动赔偿了我500元了事。

  目前距安多县城还有约180公里,途中要翻越唐古拉山口,争取28日傍晚前抵达。

  5月28日,小编得知,范勔已成功翻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到达安多县城。5月29日,继续向拉萨进发。

  5月28日

  今天特意晚一些出发,避开上午九点前的雨雪,反正日落也要到下午八点五十以后,不愁赶不到安多县城。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地面干燥,路况良好。

  从格尔木开始就一直未曾见到三年前的壮观景象:一眼望不到头的军车长蛇阵。心想是不是都跑到中印边境拉练去了?正在纳闷,嘿,它们远远地就出现了,我们相向而行。从第一台车开始我就不停地边骑车边与他们挥手,他们也很开心地向我挥手致意。一个车队过去了又一个车队过来了,陆陆续续过了好一阵子,目测足有数百辆……

  今天午饭我也没顾上吃,早上吃了两块军用压缩饼干,一直到安多未再喝水和进食。唐古拉山口似乎有个小店,我看它门口脏兮兮的也就懒得往里了。因为寒冷,匆匆忙忙拍了个视频就立刻上路了。

  尽管包里有两筒氧气,但我今天并未使用它,未来也不会再有机会使用它了,因为从现在起海拔已开始下降了。


  (小编:在三年前失败的地方重新“站起来”,心情如何?)

  大叔:志在必得这四个字不是信口开河的。上次的教训,为这次的挑战积累了经验。

  小编:到达拉萨后想做些什么?)

  大叔:到拉萨后要痛痛快快地洗个澡,不用担心“高反”了。然后去买鞋买裤子,出发时穿的新鞋新裤子都已破烂不堪了。然后去找卖机票或是卖火车票的地方,希望尽快回到南通。另外,摩托车有朋友帮忙处理掉,我只需要取下牌照带回家留作纪念即可。

  “唐古拉山口”知多少

  “唐古拉”,藏语“高原上的山”,由于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唐古拉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海拔5231米,山口处建有纪念碑及标志碑,是沿青藏公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并是长江的发源地。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东,海拔6000多米,是长江的源头。它脚下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是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的怡然自得的牧场。四、五月间的高原,江河凝缩成晶莹的冰川,浪花沉默成无言的冰雕,曾经呼啸肆虐,湍急奔腾的江河静静地安眠着。

  (来源/南通发布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