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6日,电影《红海行动》全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时,与恐怖分子发生冲突的故事。
在影片中,队员之间的通信由通讯员庄羽负责,而在作战时,队员之间依靠通讯,配合作战尤为重要。最终,庄羽为了能保证队员们的通讯,不幸牺牲,在牺牲之前他耗尽最后一口气,装好了通讯设备。
1
在扬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因为爱好,而追寻着电波的世界,他们被称之为“HAM”——“业余无线电爱好者”。“ham”在英语单词中是“火腿”的意思,所以他们也被称为“火腿”。
其实,这里的“业余”,只是为了区别于商用和军事方面的用途。事实上,有些比较高端的技术,甚至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优先使用的。所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技术并不业余,而钻研、组装自己的无线电台,也是HAM一直所乐此不疲的爱好。
不过,在外界看来,“火腿”们的圈子往往封闭而神秘,他们在做些什么 ?电台的两端又在传递着什么?
2
周天,是扬州市无线电运动协会应急通信大队副队长,也是扬州市无线电运动协会城区活动小组负责人。
他是扬州“火腿圈”里有名的技术宅,从高中开始接触无线电,已经超过三十年。圈里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坐在桌子前组装设备的身影。不过,他并不是加入圈子之后才成了技术宅,他从小就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结婚还在讲究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指的就是收音机。
这些东西在现在看来十分平常,不值一提,但在当年物资匮乏的社会条件下,拥有的家庭已经是足够富裕了。
那个时候,年仅十岁的周天就自己组装了一台收音机。尽管收听的节目有限,但在那个娱乐方式同样匮乏的时代,已经足够让年幼的周天兴奋好一阵子了。
之后的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中学时期的他,就自己动手,组装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凭借着日常积累下来的电子知识,又再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3
再到后来,周天喜欢上了无线电,他就自己动手,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无线电台。
不过,虽然已经有了无线电台,他还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火腿”,因为他还没有考到自己的“呼号”。就像一个人有了一台汽车,但是还没有考到驾照。
“呼号”是HAM们身份的唯一标识,全世界,独一无二。从呼号上,可以清楚地知道你的国籍和大概的地理位置,而HAM们通联的时候,首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互通报自己的呼号,所以,没有自己的呼号,那就是黑户。而要取得“呼号”,就要通过专业的考试。
其实收音机和无线电台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的工作原理,只不过收音机是一台接收机,而广播电台是发射机。而HAM手中的设备,则同时具备发射与接收的功能。
在外界看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是个神秘而封闭的圈子,普通人对这些无线电爱好者的行为往往难以理解。
4
在这个圈子中,很多人的侧重点不同,其中既有周天这样,乐于自己组装设备通联的技术宅,也有人更喜欢享受和全世界人通联的乐趣,记录他们每一次通联的信息卡片,把自己的通联旗帜插遍世界各地,享受着另一种征服世界的快感,但大家都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相聚在一起,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其实,无线电爱好者往往也是户外运动的一把好手,因为在市区架设的设备,会受到周围复杂的电磁环境的干扰,而且巨大的天线也需要足够的室外空间,因此为了更好的通联效果,无线电爱好者往往会结伴数人,一起去野外架设电台。
想象一下每个夜晚你打开设备,电波的那头可能连接到世界的任意一个角落,你被天气、太阳、海水还有运气等等因素安排,和素未谋面的另一个爱好者展开交流,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妙之处。如果恰好关键的设备还是出自自己的手,我想你一定能够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
5
在业余无线电界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竞赛活动,是由美国的CQ杂志主办的CQWW。因为这个特殊的英文缩写,国内的无线电爱好者往往戏称它为“充气娃娃”。
就在去年,扬州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也参加了这项赛事,在全国76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作为一个小众而神秘的团体,外界对他们有诸多不解。但其实,真正深入其中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而他们也一直乐于对外界分享自己的世界,热心地接纳每一个新成员的加入。
(来源/“海西头”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