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手艺独特,还有自己的小秘方,这样的“祖传”茶干,你爱吃吗?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陆郎社区有十多家“祖传”茶干作坊,深受当地人的喜欢。但是,这些小作坊发展至今,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沦落到了无证生产、需要关闭的境地。这些“祖传”茶干还有出路吗?
江宁区陆郎社区,这里有十多家茶干加工小作坊。



尽管这些茶干加工作坊在当地的名气都很大,但也存在各种问题,首先就是环境卫生差。


《零距离》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小作坊有的是前店后场式,有的是送进农贸市场销售的,但都存在环境卫生不达标的问题。


除此之外,一些包装好的茶干还存在生产日期乱标,甚至不标的情况。

面对记者的询问,有的小作坊负责人不以为意。


针对这种现象,江宁区江宁街道、江宁区市场监管局江宁分局都进行过检查,并建议小作坊进行升级改造,但有些小作坊却有点“倚老卖老”的姿态,认为自己是百年老店,“政府又能拿我如何?”



但是,有些年轻人在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上,还是有建设性的。他们认为,陆郎茶干有百年历史,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完全可以做大做强,走出陆郎,甚至更远。

江宁区江宁街道、江宁区市场监管局江宁分局表示,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前,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小作坊都是具备相应的手续的。但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后,这些小作坊的手续就不再符合现行的标准了。这几年他们也一直在试图对这些小作坊进行规范化管理,但难度不小。




但是执法人员表示,无论如何,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后,他们必须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目前,当地所有无资质生产的茶干生产小作坊都被执法人员叫停,江宁街道以及江宁市场监管分局表示,他们将要求所有小作坊进行改造,他们也将给予指导,彻底改变“祖传”茶干无证生产的状况。


执法人员表示,对于申请积极并主动进行改造的小作坊,他们将有财政补贴作为鼓励,反之,他们将进行彻底取缔。这样的政策也得到了大多数小作坊负责人的认可。

目前已有多家小作坊提出改造申请。
小作坊负责人希望,他们都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扩大陆郎茶干的影响力。执法人员也希望,这些小作坊能够抱团取暖,打好具有百年历史底蕴的好牌,做大做强陆郎茶干,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