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成长礼” 三天护蛋、一次行走

2018年05月24日 06:51: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十岁,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站点。它意味着孩子们即将告别幼稚的童年,开始迈入憧憬无边的少年。5月23日,南京部分学校举行“成长礼”,有温情的感恩,也有行走的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上午,一场以“感恩”为主题的成长礼在南京游府西街小学举行。伴随着音乐声,孩子们和爸爸妈妈手牵手走进校园,在主持人的建议下,大家张开双臂,深情拥抱。随后,孩子们拿出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封信呈献给父母,父母也拿出了饱蘸深情的信递给孩子。现场,不少家长眼睛红了,偷偷地抹去眼泪。一位妈妈说,没想到女儿还这么会煽情,平时工作忙,有时也忍不住把工作上的情绪带给孩子。与其说是孩子的成长礼,更是爸爸妈妈的成长礼。“最大的心愿就是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家长有的时候给孩子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有的时候家长需要调节,给孩子一个积极上进,宽松的空间。”

  现场,也有学生们分享了“护蛋”心得。原来,前几天,学校举行了一次护蛋行动,每个人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在三天里,要好好保护它,一次护蛋行动,感受到父母养育之恩。学生应世萱说,开始大家觉得容易,没想到坚持下来却很少。“我下课排桌椅时,忘记有蛋了,膝盖就撞到了。我想对妈妈说,谢谢你,妈妈,我永远爱您。”

  学生岳子鸿说,护蛋很不容易,感受妈妈的艰辛。“妈妈怀我十个月更不容易,我相对妈妈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一定要报答妈妈。”

  学校校长万代红说,借助成长礼希望所有的学生健康成长。“借助着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爸爸妈妈听到孩子三年级能够写出这样的肺腑之言。”

  如果说“成长”是懂得感恩,那么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中午十二点半,南京中山小学报告厅里非常闹热,简短的“授旗”仪式后,三年级146名学生开始了“行走”中的成长礼。孩子们头戴黄色帽子,背着书包,以学校为起点,沿着紫金山的栈道,经过卫桥、博爱广场,一直达到孙中山纪念馆,全程4.5公里。一路走,一路欢声笑语。三(1)班张灏然说,“这样行走可以让我们知道十岁成长的快乐,到孙中山纪念馆就等于让孙中山看到我们的成长。”

  一个多小时后,孩子们抵达终点,很多人累得满头大汗。不过接过学校和纪念馆送给他们的“成长纪念卡”,都特别开心。不仅如此,大家还把自己的心愿做成千纸鹤,放进心愿瓶,期待毕业前再次打开。学生王欣瑜小心翼翼的把梦想装进瓶子。“自己可以比爸爸妈妈更强,给爸爸妈妈烧饭,可以做些事情。爸爸妈妈我爱你。”

  学校副校长李万青介绍,中山小学是南京市唯一一所以中山命名的学校,用行走作为成长礼的一部分,是想告诉学生们,未来会有更多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完成。“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培养他成长的意志,增进亲子的感情,让我们的孩子徒步行走也是让他明白成长的意义之一,就是能够自己行走。”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沈杨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