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对初诊患者说不!网络问诊真的行不通?

2018年05月23日 17:27: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互联网医院这两年被炒得火热,当不少患者通过网络问诊咨询享受到了就医便利时,因为互联网医院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给相关部门监管带来了难度。究竟哪些健康问题适合网络问诊?近日,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初诊患者说“不”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是否能够为互联网医院自身的健康发展划出了监管和安全底线呢? 

  在江苏,最先建立互联网医院的就是三甲医院,因为对于这些实体医院来讲,互联网医院的建设相当于拓展了医院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半径。去年7月,江苏省人民医院“网络版”上线,心内科住院医师陈挚用电脑、手机、或者IPAD都可以与患者进行视频实时交流。

  每周三上午,陈挚都会准时出诊,对于复诊患者来说,有了这样的网络平台,他们少跑路、少花钱,也给医生减了负。他告诉记者,普通门诊上午下午的接待量可能超过一百人,大部分患者都是复诊患者,把门诊医生的工作量减下来,这样每一个患者都能看得更加仔细一点。

  去年8月,省中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也正式上线,目前已有41万人在线注册。如果你提前在省中医院APP预约了“云门诊”的号并选择了时间段,那么通过手机视频就可以预约专家了。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远程看中医怎么看?妇科副主任中医师陈赟说:“搭脉可能不太好搭,我可以看她的化验单,然后可以给她开中药,在云诊室可以点云支付,中药可以直接寄到家里面。” 

  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吴文忠说,去年省中医院门诊量超过了500万,如何让有限的专家资源更好地服务百姓,互联网医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相当一部分的患者是需要这种服务的。“在线的专家每次都有很多跨省域的患者,互联网+带来的就是让优质资源更多惠及到以前惠及不到的地方。”

  新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互联网上初诊是绝对禁止的,线上线下要监管一致, “全程留痕”,数据可查询,可追溯。对此,江苏省卫计委副主任李少冬说,在新阶段要从供需双方思考如何正确认识并运用互联网+健康的服务。他说,有明确的影像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报告,在网上是完全可以进行诊断的,但找的对象一定要是专业人士,非专业人士是不能参加这样的咨询的;不过,在网上做出一个诊疗方案就要非常慎重,因为医疗服务强调的是循证,强调的是规范,要确保质量和安全。

  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说,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亲自诊查病人以后才能够作出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开具处方,至少在初诊的时候不能够靠远程。中医的“望闻问切”,西医的“视触叩听”这些目前还是必不可少的。今后出台互联网医疗的实施细则的时候,对返回面诊的频率等等这些问题,还会有比较详细的规定。仅仅是初诊的时候面诊一次,以后一旦出了事情是不可挽回的。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祖名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