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2018年05月21日 21:32: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7年,江苏省发改委、住建厅联合制定的《江苏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办法》正式出台,到2020年,我省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目前,我省已有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400余个,覆盖居民上百万人。但是记者发现,在示范小区内生活垃圾分类软硬件日渐完善的同时,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有喜有忧,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也有待提高。

  软硬兼施——生活垃圾分类渐入人心

  “垃圾都要分类的,不能随便扔。那边的亭子上面有标志的,都要按照上面来的。”在苏州三元四村,当记者问到正在散步的几位老人,这里的垃圾要不要分类时,老人们异口同声地说,一定要按垃圾箱扔垃圾。

  姑苏区三元四村,是苏州市生活垃圾“四分类”示范小区。小区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垃圾分类亭,四种垃圾收集箱一字排开,分别标明“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发现,大多数市民知道各类垃圾分类箱的用途。

  三元四村社区是苏州市垃圾分类的先进社区,从最早的“有毒有害”、“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分类,到2017年增加“厨余垃圾”分类,小区垃圾分类硬件已经非常完善。除了标准的四分类垃圾桶,小区还施行了垃圾分类投放积分奖励系统,对居民投放厨余垃圾准确性判断后按户积分,积分可购买生活用品,提高居民分类积极性;政府补贴相关企业,将有毒有害垃圾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回收,减轻对环境影响。

  在扬州市,示范小区锦旺社区尝试走志愿者队伍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新路子。三四十位小区居民组成的志愿者每天三班倒,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要求。

  “每天三班,两小时一班。别看这个工作很简单,但是工作量不亚于打一场战争,一开始多数人不理解,这么多年来,垃圾都是随便扔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退休居民吴顺宝说,不少居民还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宣传垃圾分类,困难不小。

  (扬州锦旺社区,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可获积分)

  分类效果有喜有忧 居民提高分类意识是关键

  在宿迁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御庭世纪苑,垃圾分类兑换积分形式的奖励措施也在进行。但是,就在同一个小区内,物业自行设立的分类垃圾桶却几乎形同虚设。记者发现,宿迁市不少小区内的垃圾清运工作都由物业公司进行。而在这个环节,基本上是将所有的垃圾混杂在一起运输,即时居民分类的再好,也没有任何效果。对此,御庭世纪苑的物业工作人员解释,出于成本等原因,物业公司无力去花费大量人力去分捡垃圾。

  苏州市金阊街道城管处垃圾分类专员段正颜在垃圾分类一线已经工作了多年,几乎每天都奔走在辖区各个小区,执法、宣传、监督,所有关于垃圾分类的事情他都必须参与。他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工作人员想尽了办法,效果却不甚理想:“关键是居民的自觉性。我们社区组织宣传,摆摊设点式的,效果应该说有待于提高。”

  (苏州三元四村,部分有毒有害垃圾收集箱已经锈蚀损坏)

  段正颜坦言,即使是三元四村这样的模范小区,1100余户小区居民中,也仅有400余户报名参与了厨余垃圾回收实施积分奖励系统,每天能回收150余公斤厨余垃圾,试点一年多至今,几乎没有增量。而对于大多数没有参与奖励系统的居民来说,并不会对垃圾进行分类。

  “有登记的有垃圾袋,没登记的没垃圾袋,反正就一起往桶里扔。”小区居民吴阿姨认为,这样的“示范”,对带动周边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几乎没有作用。“像我们年纪大的我告诉你,垃圾袋有时候我都不用了,直接往桶里扔。就是人不自觉,这个素质还没跟上。”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俞声扬 编辑/梁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