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教育从“骨感”变“丰满”

2018年05月19日 16:08:4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2018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会今天(5月19日)在扬中闭幕,会议对《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行了部署。

  2017年,我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干货在这里——

  形成了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互为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

  省级教育财政预算单列教育信息化经费,2017年安排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6500万元。

  在全国率先建成并使用语音学习网络系统,目前已服务学生80多万人。

  全面完成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教师64万人。

  组织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参与师生120多万人。

  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具体要求是——

  到2022年,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

  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

  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建设一个“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2018年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之年。我省要做这些——

  推动40%的中小学校接入千兆以上带宽。

  推动50%以上的中小学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教学、办公等主要场所。

  推动90%以上的高校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

  推动90%以上教师和75%以上中小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并在空间中实现教学、学习、管理等常态化应用。

  加大语音学习网络系统应用推广力度,力争2018年秋季上线学生超200万人。

  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遴选100所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评选1000个智慧课堂,在全省遴选10个特色鲜明的区县,设立智慧教育示范区。

  2017年,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到各级各类学校调研时发现了几大问题——

  学校舍得花钱买设备,却不舍得花钱去维护。

  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可度不高。

  在部分学校,师生要到专门的教育信息化教室,才能完成“云端上的教与学”。

  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在会上说,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把握信息化发展契机,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的变革。未来,适合江苏社会发展和师生发展需求的教育,一定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我们以信息技术推动江苏教育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模式重建,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教育方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紧紧围绕江苏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目标,立足解决当前江苏教育的基本矛盾和发展难题,以信息化夯实教育公平基础、提高教育质量,以信息化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引领教育生态变革。

  葛道凯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终极目标:“在未来,师生、家长对教育信息化不再进行特别的关注,而是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运用,这是我们的追求。”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恽如伟认为,技术是用来解放生产力的,而不能折腾师生。教育信息化如果不走向常态化,那它就没什么价值。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在课堂,但目前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需要群策群力,共同研究。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姜坚 编辑/文昊)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