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牵动民心 老船匠拿50件自制船模为运河增色

2018年05月16日 12:03:56 | 来源:江南晚报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10日江南晚报A3版《大运河无锡段拉开全面发展大幕》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运河与船只息息相关。75岁的无锡老船匠章桂兴退休后一直在做船模,他看到报道后激动得几夜没睡好。昨天,他联系记者:“我手上有50多件船模,我愿意提供给运河沿岸的文化场所做展示,也算是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贡献点力量吧。”

  无锡傍依太湖,运河穿城而过,自古水路交通发达,造船业也是无锡古老的手工制造业之一。家住锡山区东亭街道柏庄一村社区的章桂兴,一生酷爱造船。章桂兴的爷爷也是造船匠,他们家就有船。章桂兴年轻时,在无锡县交通船厂从事修造船的技术和管理工作,退休后,受到中国大运河申遗的鼓舞,开始制作船模。地方政府很重视章桂兴造船的这门手艺,区里为其申报市级非遗项目,社区也为他开辟了“古运河船模工作室”。工作室就在柏庄一村社区的老年活动室,十多个平方米的空间里,墙上挂着各式工具,架子上摆着西漳式木帆船、太湖七桅船、米包子船、绍兴乌篷船、班船、摆渡船、网船等多种样式的木质船模。所有船模全部按当年造船工艺制成,一刀一斧,一锯一锤,皆是章桂兴的心血。

  去年,无锡西漳公园建成开放,当地部门找到章桂兴,希望他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复原13米长的西漳船,作为公园一景。章桂兴做成了1.3米的西漳船模,就摆在工作室,获得了认可。章桂兴不但做近代船模,还尝试做古代的,他的工作室就有三件未完工的古代船模。“这是康熙、乾隆南巡时的御驾,年初三做到现在了,上面的部件可以拆卸。”古船今人怎么见过?章桂兴拿出了《南巡御驾所及的江南风景》《中国古船图谱》两本书,说多亏了市史志办宣教处副处长周建军、寄畅园专家秦志豪和自己儿子提供造船资料。根据书中的古画和图谱,章桂兴一点点“复原”。康熙南巡时乘坐的船比乾隆南巡时的船要简陋一些。乾隆南巡的船造型更为讲究,船头船尾都有观景的亭子,船舱也大,若摆在景区将增色不少。

  古运河里,来往的船只是流动的文化遗产。百年工商城,发展兴旺也离不开船。无锡要做强运河文化,船文化不能被遗忘。生长在运河边的章桂兴跟船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做船模也要“做到做不动为止”。章桂兴做船模也捐船模,2012年起,他陆续将自制船模捐给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无锡方志馆等场所。本报对章桂兴做船模一事多有报道,经网络传播,慕名找章桂兴求船模的人很多,还有人想跟他学做船模。船有着“一帆风顺”的美好寓意,天津一家做微缩景观生意的人,看到报道专程到无锡找章桂兴。章桂兴没想靠做船模发财,他起初做船模就是为了给家乡留点东西,不管这门手艺是否后继有人,但总要让生活和来运河边的人们能够看到这里曾经辉煌的船文化。而船文化也是无锡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运河遗产的景观沿运河两岸集中分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错其中,极具地域特色。下一步,无锡将认真开展大运河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无锡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将坚持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原则,通过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在相关博物馆与纪念场馆展示技艺,让运河文化活起来。“只要这些地方要,我就愿意拿出来。”章桂兴的家里和工作室,现摆放着50多件船模,塞得满满当当。出于文化展示的考虑,也为了船模得到更好的保存,发挥出更大价值,章桂兴想将船模提供给运河沿岸的博物馆、展示馆、名人故居、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场所,更希望能有专门的船模展示空间,而他也可以根据对方需要,量身定做船模。

  (来源/江南晚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