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留学生:我有幸在南京拾遗了上一世的爱情

2018年05月10日 11:15:06 | 来源:中国江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者简介:谢科奇,老挝籍原南京晓庄学院留学生。2013年进入南京晓庄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学习现工作于老挝瀚荃集团。

情意浓浓——和同学们在一起

  想说什么的时候总是有话可说的,就像想去什么地方,总是有方向的。

  一方土,加上一个人,就是一个故事——我和南京命中注定有一场相遇。

  我叫谢科奇。老挝是我灵魂着陆的地方。我在沙湾拿吉度过了19个春夏。

  2013 年我飞来南京,开始大一的生活。这算是我人生的另一个开篇。

  我学工商管理。从小开始学习的汉语为我在南京的适应期打下了基础。专业课有难度,但就像从前一直做的事一样——学难学的课,考难考的试,学习不能不具备的技能,面对不能不面对的生活——所以在南京,我的生命以同样的方式继续。小王子说,他的玫瑰花存在的价值就是他的心意——南京于我也是如此。

风驰电掣——在南京地铁站

  我有很多朋友——这句话我从未寄予如此的深情。在南京结识的朋友是我这几年积攒的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一起在体育馆打羽毛球,去球馆当陪练,在操场上踢足球,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体育总有种神奇的力量,就像皮埃尔·德·顾拜旦预言的那样。我感谢体育让我们相遇。记得中国当年有兵乓外交,如今却有羽毛球、足球、篮球友谊情缘。

  我也有幸在南京拾遗了上一世的爱情——我相信她就是我的另一半翅膀。就像长久在南京守候上世纪的爱情,我谢谢南京替我安慰并且收留了我的那个她,用南京天地灵气滋养出了一个温婉的她。我来了,所以南京啊,你就将她交给了我,我能拿什么回报你,除了我眼里流露,心里流淌,言语却是不能将这种爱表达千万分之一。

  男子汉是要“征战四方”的,虽然我更喜欢“流浪”这个说法,而现在我在南京的怀抱里驰骋奔腾。在赤道和中国之间生长的我,在来了南京之后才真正感受到了气候的迷人——风和雨都是含情脉脉,阳光都带着温情,凛冽也能如此愉悦。虽然一般见不到彩虹——在沙湾拿吉是可以经常看见的,但温婉却是另一种妙不可言,两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南京的环境都是抒情性的,写成文章也能柔情四溢。而环境养出来的人是深情的,就像占芭花一样圣洁,拥有一切美好高尚的品德。

  我在南京,看每一天的日出日落,迎接每一天的未知;我在南京,看我喜欢看的电影,听我喜欢听的歌,吃我喜欢吃的食物;我在南京,继续我的生命旅程。

  我在南京。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