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苏州人!”法国一战华工后代苏州寻根

2018年05月10日 07:00:36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对于中国人来说,落叶归根的意义不言自明。无论离去多远,无论时隔多久。

  近日,读者沙女士联系记者称,一位来自法国的老人委托她为自己的父亲寻根。老人的父亲,是一战时赴法的华工。5月9日,记者见到了那位老人。老人说,“我的父亲是苏州人。我想请你们帮我找到仍在苏州生活的亲人。”

引力播

  1916年,我父亲被招募去了战火中欧洲

  今天上午,记者见到了这位一战华工后代。因为遗传了二分之一的中国血统,还能看出这满头银发的老先生带着些中国人的模样。通过沙女士的翻译,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叫Gucien Georges LY SU YEN,今年74岁,现住法国巴黎。他这次来苏州,是想寻找与父亲相关的信息,最好能找到家族里的亲人。

引力播

  Gucien Georges LY SU YEN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叫李秀云(音),生于1894年,于1971年逝世。“父亲生前曾对我说,他是1916年被招募的第一批劳工,从遥远的中国来到法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法军中的随军后勤人员。”战争结束后,由于这些华工并没有军籍,法国陆军遣返了他们。但他的父亲因故留在了法国,当了一名工人。

  此后,李秀云和一位家住诺曼底的法国女孩结了婚,成了几个孩子的父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一家从诺曼底搬到了巴黎郊区。自此,李秀云一直在那里生活直到去世。

  父亲生前常常包馄饨吃,吃完面朝东方满眼泪花

  Gucien Georges LY SU YEN说,关于战争,李秀云很少提起。他只是通过只言片语了解到,与父亲一起到法国的劳工有参加的是修路、运输和武器车辆保养之类的工作。 他记得,他小时候,常有一群东方面孔的叔叔来家中聚会,他们用中文交流,他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一家能搬到巴黎,也是因为一位中国人的帮助,让父亲去巴黎一家采石场当工人。

引力播

  Gucien Georges LY SU YEN告诉记者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每个月领到薪水后,其他同事都会买酒消遣,而他的父亲却到商店买来面粉和猪肉,在家中包中国的馄饨,吃的时候,用中文吆喝几嗓子,喊完后面朝东方,这时的父亲已是满眼泪花。“我记得,父亲曾指着东方说,在那一头,有我的家乡啊!”

  “父亲的法语不是很好,又基本不会写中文,所以他生前没有留下什么可供回忆的书面资料。” Gucien Georges LY SU YEN遗憾地说。

  整理旧物发现父亲身份证明 籍贯为中国苏州

  Gucien Georges LY SU YEN说,二战结束后,父亲曾经托人给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驻法国外事机构写过一封信,希望他们能帮忙联系中国亲人。后来国内曾发回过一份相关材料,可是由于年代实在太久远,这份材料已经遗失了。“搬到巴黎后,来家中的中国人渐渐少了,父亲去世后,我们家和华人社团也就断了联系。”

引力播

  前段时间,Gucien Georges LY SU YEN在整理家中旧物时意外发现父亲留下的一些东西。他小心翼翼地翻看这些纸张,发现其中有一张1923年由当时的中国政府驻法领事机构出具的父亲的身份证明,上面的籍贯显示为“江苏苏州”(Shu Tchou Kiang-sou),但没有具体地址的记载。

  “我的父亲是中国人,我想到故乡来寻找我的根。”于是,他在外甥的陪同下来到苏州,在几位中国朋友的帮助下,他们也咨询过一些单位,可是年代实在太久远,都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结束采访时,Gucien Georges LY SU YEN拉住记者说:“这一次回乡旅行,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寻找父亲亲人的希望虽然渺茫,但能借助媒体,让大家了解有关一战华工这个群体的故事,我也很满足了。”

  李秀云如果在世,年龄为124岁,在苏州的子侄辈年龄也应该为90岁左右,孙辈也应为70岁左右。如果您有李秀云的相关线索,或在您的家族中,曾有参加过一战的中国劳工,请与我们联系。

  (姑苏晚报新闻热线:96466、18806200288、“姑苏晚报96466”微信号:gswbsmjz。)

  【新闻链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军团

  1917年中国宣布参战后,由中国政府劳工部组织劳工输出。从1916年5月输出第一批劳工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18年11月,相继有14万华工远涉重洋,来到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协助协约国中的英法美军队。

  招募的华工以山东人、湖北人为主,此外还有一部分人来自辽宁、吉林、江苏、湖南、安徽,甚至甘肃。选拔后的华工被集中在威海卫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等待乘船离开中国前往法国。首批华工约800人从青岛出发,乘坐法轮从好望角绕道前往欧洲,其间历时三个月才到达法国马赛。他们在战场上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工作,约2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战争结束后,中国劳工中的大多数人在1919年和1920年回国,留下来的约三千人在欧洲扎下了根,构成了当时法国和比利时华人社会的核心。

  (来源:引力播;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