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跟随省263督查暗访组在徐州暗访时发现,部分企业在专项整改后,环保设施依然运转不畅,环境隐患长期存在。
记者跟随暗访组来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宏瑞钢结构有限公司,在电镀锌生产车间发现问题不少。
江苏台记者郝朦:“在这家工厂内部,我们发现了一个这样的酸洗车间,整个酸洗工段的工序虽然没有进行运转,但是三个酸洗池有两个是露天敞开的 很容易外溢到外环境。”
经暗访组排查,该车间不仅酸雾吸收不完全,而且用于酸碱中和的酸雾收集喷淋塔也运转不畅。
暗访人员:“这里面肯定是碱液?”企业工作人员:“是碱液。”暗访人员:“这个PH值是多少?”企业工作人员:“达到6到7。”暗访人员:“你对照下来也就是,怎么6到7啊,就是5到6,就是中性。你这个应该是强碱要在10以后。”
暗访组还发现,这家企业镀锌池的废气收集孔已被堵塞,两侧的排气扇也距离较远。负责人对整个工段产生的锌渣固废也不能说明合规的处理去向,有随意处置的可能。而就在一个月前,这家企业刚刚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了固废整改报告。据了解,2016年至今,当地环保部门对该企业至少查处了三次,但企业目前依然存有诸多环境问题。
徐州宏瑞钢结构有限公司存在问题:
1、酸洗工段酸雾吸收不完全;
2、酸雾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转;
3、锌烟收集效果不佳;
4、锌渣固废未经环保鉴定随意处置。
经询问,该企业属于典型的纳入环保"三个一批"清理规范的企业。2016年,我省依据新《环保法》,对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开展了"完善备案一批、整顿规范一批、淘汰关闭一批"的清理工作,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部分企业为顺利通过验收,集中上马环保设施,验收合格后,却未能正常运行。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局长沈大勇:“按照现行的‘双随机’的执法监管的要求,还有一些覆盖不到位的情况,这些企业可能存在一些环保意识淡薄,日常的环境管理不到位,还会发生一些环境违法问题。”
据了解,经过整顿规范,纳入正常环境监管的企业,全省目前共有5万多家。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整改对象多为长时间排污不达标的企业,环保意识普遍不强,难免存有侥幸心理。
省环保厅环评处主任科员冯程:“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关于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的监管办法,加大对群众反复举报,或者屡次发现有问题,需要反复整改的企业的监管力度。不设复产期限,直到整改到位为止,如果是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关闭。”(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龚俊杰 史博文)
【专项督查·回访】
南通如皋:严筛细查 加大截污纳管力度 徐州经开区:问题企业全面关停整治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