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课“吵架”老师在旁“观战” 这样的语文课竟让学生“爱不完”!

2018年05月09日 17:26:1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教室里,学生们你来我往的“争执”不断升级,吸引不少老师驻足观“战”,这好好的课堂怎么就“吵”起来了?

  语文课上学“吵架” 美术课培养责任感  素质教育玩出新花样

  原来,这是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举行的南京建邺区小学内涵发展素质教育现场会的现场,在这堂季海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课《鹬蚌相争》中,同学们瞬间变身为一只只鹬、一个个蚌,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读、写、说三个环节的层层递进中,同学们不仅读懂了寓意,熟悉了语言特色,尝试学以致用,加深了对“吵架”中狠话、短话、针锋相对等语言的掌握。这堂课设计巧妙,充满了欢声笑语。

  有学生表示,“上季老师的课每次都非常欢乐,老师让我们抓关键词句,从鹬蚌相争互不相让到精疲力竭之时的相互埋怨、指责……我收获了很多。”

  还有的同学说,对《鹬蚌相争》寓意的揭示,季老师没有进行说教,“而是让我们与‘鹬’、‘蚌’以及整个故事进行对话,从中挖掘出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而在美术课上,六年级的同学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通过对常见图形进行夸张变形、添加结合,融入了自己情感后的作品,可圈可点,这正是该校美术课倡导的“迁想妙得”创作方法的体现。

  学生郭伶沁设计的树,既可以照亮房间,又可以环保,“我是希望大家可以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

  执教该课的美术教师季娜表示,“让孩子们知道了不单单利用绘画的技法跟特点,更加可以加深自己的情感,在我们的绘画当中融合在里面,使孩子们在一定的基础上面增加了自己的责任心。”

  以学定教自主成长 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

  大课间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展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特长。从花球啦啦操、经典诵读,到昆曲唱诗歌、扎染刻纸展示,同学们人人参与,展现了校本课程的成果。以四人为一组同时进出的花样集体长绳更是精彩诠释了“跳绳的真正技术”。

  在管乐团的伴奏下,该校龙狮队精彩亮相,平日里萌萌的女同学也不甘示弱,瞬间化身为“女汉子”。

  六年级女生朱子怡参加舞龙舞狮已经三年了,“既让我锻炼了身体,培养了我和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也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龙的传人,我们要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五年级学生金泽翰是管乐团的成员,负责大鼓,“每次和同学们在一起排练或者演奏的时候我都非常开心,我现在不仅掌握了大鼓的演奏技能,也越来越自信了。”

  学校的各项汇报展现了“以学定教,自主成长”的润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成为“完整的人”打好基础。据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介绍,目前,在全区各个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外,要求每个学校都根据各自办学特色,构建特色课程,比如,南京莫愁湖小学主打京剧文化,南京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航模特色,南京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轮滑课程,各个学校都逐渐打造出一条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发展之路。

  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校长曹荣成介绍,晓庄一实小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践行“教学做合一”,并逐渐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校园特色文化。在“十三五”期间,该校正在开展的省级课题是,在生活教育视域下,三自晓童培养的校本研究,“三自就是德育重自治,智育重自学,体育重自强,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希望孩子们能自由发挥自身特长,自觉学习身边的好榜样,在自信自主的氛围中开启智慧,创造快乐,构建和谐,以人为本,让每一个生命都澎湃着成长的激情,为每一位儿童的发展打好人生底色。”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沈一秀 编辑/贝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