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画笔,只用一双巧手就可以撕出一幅幅作品,这就是撕纸画艺术。
在淮安,有这样一位老人华禹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撕成一幅幅作品,妙趣横生,非常特别。
△
麻雀立于枯树梢,自鸣得意站得高,
叽叽喳喳叫不停,生怕别人不知道,
口能吞天牙耕地,自吹自擂自炫耀,
心中时想飞黄日,美梦不知做多少,
此君人间到处有,不知地厚与天高。
——这是华禹谟撕纸画作品《麻木图》中的一首诗,这幅画上是一只麻雀和枯树枝,华禹谟用这幅作品来讽刺一些麻木之人,麻雀和枯树枝全部都是他用旧纸张撕出来的。
只要有合适的纸张,华禹谟就可以将它们撕成一幅作品。在他的书桌边堆满了旧报纸,华禹谟随手拿起手边一张彩色的旧报纸,简单地构思了一下,然后就顺着报纸的色彩开始撕,大约五分钟左右他就撕出了一只雄鸡,让人不得不赞叹华禹谟手艺的娴熟,而这其实是他几十年的经验积累。
华禹谟告诉记者,撕纸用料来源广泛,主要取材于废旧挂历或者其它杂色纸张。不需要借助笔墨剪刀,只用一双灵巧的手,一张白纸,一瓶胶水,经过撕、拼、粘贴就能撕出一幅幅作品来。带有色彩的旧纸张到了他手上经过巧妙地一撕,就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或者青山流水,或者花鸟树木,郁郁葱葱。
华禹谟介绍,撕纸画撕的过程很快,但是构思要很长时间,需要根据纸张的颜色、大小构思出一定的主题。等酝酿成熟就开始撕,作品的形成几乎就是“顷刻之间”。这个过程也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根据纸张的色块有所取舍成形。神话故事、人物、花鸟、风景名胜等都是他创作的素材来源。撕纸画因为是撕出来的,所以“重意不重形”。比如撕人物时,撕出来的人物大多数都只有轮廓,很少有看到细致的五官的样子。
华禹谟说,撕纸主要借鉴国画中的大写意创作手法,讲究的是顺其自然。撕纸只用打腹稿,不用手稿,不会事先在纸张上画好形状顺着笔迹来撕,全凭感觉来撕纸。但也并不是随意乱撕,每一幅画都要表现出一定的主题,一定的意境。只有在平时多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才能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才能根据纸张的特点撕出自己想要的画面。
(来源/淮安发布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