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综合评价初审名单公布 南大1119人

2018年05月08日 09:34:16 | 来源:紫金山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记者7日获悉,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等多所高校近日陆续公布今年综合评价初审结果。

  其中,南京大学共有1119人通过初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108人,扬州大学4064人,其他高校均为1000至2000人左右。

表格来源:江苏招生考试网

  今年,江苏省综合评价录取参与试点院校增至20所。

  综合评价录取分两类进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8所高校,考生在提前批次填报志愿。凡被这8所高校确定为拟录取的考生,在提前批次之前完成投档录取,一旦被录取,将不再参加其他任何批次的录取。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12所高校,入选考生在专设的“自主招生、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录取”专栏中填报志愿。录取在提前批次之后、第一批次之前进行。

  【科普一下】

  究竟什么是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录取改革是近两年逐步实施的一项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

  “综合评价”选拔,一般会综合学生的高考、专家面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方面的成绩来录取考生的选拔方式。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还有北大博雅计划、清华领军计划等都是以此种方式对申请者进行筛选。

  换言之,综合评价,在以往参考高考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参考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能力测试等相关成绩,对这几项参考因素进行综合,建立起了学生与高校之间的互动,给予双方相互选择权,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向自己心仪高校抛出“橄榄枝”,而高校也可以进一步考核,筛选那些真正适合本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

  与自主招生有何区别?

  综合评价与自主招生看起来极为相似,甚至会有不少的考生与家长将两者混淆。

  两者是两种不同的人才选拔模式,对于考生而言,就是两条逆袭上名校或者选优势专业的捷径。具体到报考方面,两者既有貌合之处,也有神离之际。

  相同之处:都是进行申请—审核—考核—录取的模式;都要参考学生的高中学业成绩、笔试面试成绩、高考成绩等;申请开始时间都差不多。两者之间的“貌合”之处就足以使的很多考生只奔着“声名在外”的自主招生去,而将申请综合评价的机会无视。

  不同之处:两者对于申请者的要求不相同。

  自主招生对于申请者一般都“明码标价”,没有相关的奖项或者论文发表,或者发明专利等,通过初审的机会几乎微乎其微;

  综合评价并不对这些奖项等条件做明确要求,而且其初衷就是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选拔人才,一旦看中奖项等条件的话,就会背离其初衷,所以相对于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的申请门槛较低,一般重点参考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评价表(各中学都有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能力测试成绩、高考成绩等进行选拔录取。

  综合评价申请资格的高校,也是有全国范围内与省际范围内的区别的,详情见下图: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