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残障儿童筑起爱的港湾 点亮希望之灯

2018年05月07日 17:09:20 | 来源:无线淮安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法用耳朵去感知这个多彩的世界,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而特殊教育工作者,正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用真心真情,为这些孩子筑起一道爱的港湾,点亮了他们的希望之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淮安市博爱康复中心,去认识一位特教老师--乔春。

  每天上午,淮安市博爱康复中心主任乔春都会早早地来到学校,和每一位孩子问候打招呼,用最美的微笑去迎接他们,她说,她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康复,去享受更好的教育,能够和同龄的孩子一样能拥有今后的快乐和幸福。

  淮安市博爱康复中心主要承担0-6岁残障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使乔春和同事们每天都面对着残障儿童家长们无助而又充满期盼的目光。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快康复、尽快融入社会,乔春在淮安率先创立听障儿童“亲子班”,成立了“家长学校”。

  亲子班不仅康复孩子,还培训了家长,让机构康复向家庭康复延伸,有的孩子仅培训一年就能去普通幼儿园上学了。家长朱女士说,之前她的孩子什么都听不见,对声音没有概念,现在正常和他们沟通、自己唱歌、讲故事都没问题。看到孩子这样,她很高兴,很感激。

  妈妈,常人这一脱口而出的自然呼唤,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却十分困难,为了让孩子们叫一声“妈妈”,乔春和老师们常常要重复教上成千上万遍。而为了能让孩子们有更好的聆听学习环境,乔春在班级里还加装了隔音设施,在教室天花板挂上吊饰,小小的细节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减小了混响。吴静老师说:所以老师都要求穿平底鞋,墙上的悬挂物,都是为了消除噪音和混响的,让孩子听得更清楚。

  在乔春和老师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康复中心每年都会有十几位孩子毕业,走进幼儿园、小学随班就读。入普幼普小随班就读率达到90%以上。由她牵头探索的“康教一体”全面康复项目,被中残联充分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博爱康复中心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基层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改革示范机构、省听力语言康复三级机构、省残疾人之家等称号。在康复中心里的孩子们每天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为他们拥有这么多位“好妈妈”。
      (来源:无线淮安 编辑/童婷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