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正在南京大学仙林美术展览馆展出。
江苏台记者马遥:本次历史文献展,观众们在这里回眸一段历程、重温一份手稿、欣赏一幅长卷、跨越一次时空,从而感悟马克思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本次展览展出马克思经典作品、文献手稿、历史档案和研究成果等。其中最大亮点,莫过于这份马克思原始手稿----《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手稿共54页,49页写有字迹,是国内收藏的唯一一份相对完整的马克思笔记本。该手稿主体部分写作于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1845年,内容包括马克思对斯托奇、平托、柴尔德等经济学家著作的摘录,以及1861至1863年间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数学算式和家庭账目笔记等。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张义修:这份《布鲁塞尔》笔记也用于了马克思后来的《资本论》的创作,手稿可以让大家对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程有一个比较生动的体会,让大家知道马克思的理论是如何生发出来的。
展览上,观众还能看到马克思在伦敦创作《资本论》的书房和座椅的复原场景,以及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马克思》雕塑。由孙晓云等五位江苏书法家联合创作的《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长22米、宽0.45米,约一万五千字,系国内首次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集中呈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这样的一个新时代,我们书写《共产党宣言》也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现场播放的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也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参观学生李昀柏:《马克思是对的》更加展现了我们青年一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了解,从马克思生平、他的思想脉络上更加了解了马克思这个人,更加感受到思想的力量。
参观学生孔伟宇: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大的青年座谈会上说,国家一流,学术才能一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种使命担当,而马克思主义正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使命担当动力,可以从马克思生平汲取许多精神动力,还有理论动力。
南京大学团委书记索文斌:通过这个展览,我发现马克思作为一个哲学家,作为一个始终为全人类福祉去奋斗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思想的光辉和伟大,这对于当代青年的意义也非常大,可以感受到真理的指导作用,激励我们走好新时代的每一步。
本次展览系江苏省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将持续到6月3日。(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刘承武 马遥 杨尔希 李栋 张正)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