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江苏共抓大保护 为长江经济带增添更多绿色

2018年04月26日 18:50:59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长江经济带建设要把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实地察看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时所提的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员,江苏在生态环保上做足文章,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烟波浩渺的江面,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四月的苏州常熟铁黄沙岛吸引了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常熟居民张女士:“作为我们海虞镇的人到这里,都说啊,怎么现在搞得这么漂亮,我们都不认识了。”

  然而五年前,这个生态小岛差点成为一个工业码头。当时,为了新增工业用地,这里启动吹填工程,将小岛与陆地连接起来,准备建设工业企业专用码头。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一席话给当地带来了巨大触动。

  常熟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中:“马上转变思路,进行了研究,成立了领导小组,把怎么样来保护长江,包括建设好生态环境进行了规划。”

  在新的发展思路引领下,2017年9月,这里开始在岛上进行生态种植。如今,近7000亩油菜花、紫云英开遍整个小岛,半年多来已累计吸引游客近十万人。

  苏州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教授肖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工业小岛建成了如今的生态小岛,这种做法就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

  坚持生态优先、铁腕治污,省委省政府系统谋划着沿江地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等各项工作:陆续出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在全国率先建立地级市之间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多次展开长江经济带污染专项执法行动。近两年来,全省共关闭落后化工企业近1500家,累计查处长江经济带沿线污染违法案件近1.5万起,420千米生产型岸线上的非法码头全部整治完毕。

  与此同时,江苏在"黄金水道"本身的建设也紧扣绿色理念。强化长江生物资源监测救护、压减捕捞强度,建立包括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等7处,形成长江江苏段水生生态保护廊道与网络。良好的环境让多年不见的江豚重现长江江面。前不久交工验收的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创新设计了大量生态堤坝和生态护底等,保护浮游生物、底栖鱼类的栖息地。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方建华:“每年的4月份、8月份、10月份这段时间,正好是长江的休渔期,所以在整个施工组织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在工期安排上我们要停工的,保证我们长江里面渔业资源的休养生息。”

  一系列举措在改善水质的同时,提升着长江生态多样性:2017年,省域内25个国考水源地水质100%达标,长江干流10个断面水质100%达标。在江苏,这条更为绿色、更可持续发展的黄金水道正释放出无限活力和魅力。(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俊彦 康健 陈晓风 史博文 苏州台 泰兴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