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可传承 让记忆可触摸 《故宫珍藏》书画复制品在宁展出

2018年04月26日 15:27:08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一走进南京市美术馆,有台北故宫“镇馆三宝”之称的三幅宋画便映入眼帘——郭熙的《早春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故宫珍藏·中国书画复制经典展》25日开幕,平时难得一见的国宝级书画作品,通过“高仿真复制的技术”,观众将有幸“一睹真容”。

  此次展览由南京市美术馆与上海大雅堂主办,汇集了二玄社复制和大雅堂复制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珍品复制品以及部分海内外其他知名博物馆和收藏家的佳作复制品六百余件,系统呈现了我国书画艺术传承有序的艺术血脉。原尺寸、原色调、原材质,尽管是复制品,但这些高仿真书画利用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再现原作,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大雅堂艺术总监王强中告诉记者,高仿真采用的是先进的全尺寸数字扫描技术。拍摄时需要记录原作的三维数据,像素级别更是以亿计,就连原作上的一个小凸起、一条小裂缝都能模仿得一模一样。当年复制时,工作人员往往要经过无数次的对比调色,出样后再对照原作反复进行校色和修改,前后耗费了十年功夫。为解决印刷问题,他们还研制出与原迹极为相似的印刷素材,不但用笔与真迹毫无二致,就连墨色韵味和纸绢质感也相差无几。

龚贤 《夏山过雨图》

  此次来宁展出的很多书画都是绝版作品。大雅堂负责人苏绣介绍说,“现在的这些作品,基本都是日本二玄社上世纪70年代在台北故宫复制的珍藏书画,和现在常用的数码输出相比,当年采取的胶印技术,作品的积墨感、立体感更强,但随着印刷技术的变迁,那些胶印机如今已无法使用,这些胶印生产的作品,如今已成绝版。”

  通过“克隆”的方式,让书画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对此,王强中很是感慨,“这是对传统经典的勾连与传承,对普通人来说,很难有机会看到这些珍品的真迹,但通过复制,可以让他们欣赏到传统之美,让经典可传承,让记忆可触摸。”

龚贤

  此次在南京展出,大雅堂还特意为观众带来了金陵画派领军人物龚贤的作品《千岩万壑图》长卷和《夏山过雨图》立轴。龚贤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是一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家。

  此次展览将展出四天。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