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根头发丝也能破案,常州这位"神探"不简单

2018年04月26日 06:12:43 | 来源:常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一根根发丝中能提取重要信息,从受害者衣物内种子发芽状态提出重要推测,从而帮助刑事案件的侦破?

  这!么!神!奇!

  没错!在他的面前,不起眼的物证也能开口“说话”!他就是常州中车戚墅堰所试验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司法鉴定所负责人吴鹏。

  吴鹏

  10年鉴定6000案件,常州人身边的“神探”

  戚墅堰所自2006年起开始司法鉴定业务,从事微量物证、痕迹鉴定等工作。那时起,吴鹏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也是江苏省最早一批鉴定人之一,曾获“江苏省司法鉴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当事人死亡、事发现场无摄像、无法判定过错方,破获这样的交通刑事案件,就是吴鹏和团队的专长所在。

  10余年来,吴鹏团队协助江苏省及周边省市公安局系统、法院和其他社会机构鉴定案件6000余件。而且无一例投诉!

  成绩背后,吴鹏有三个秘诀

  1.细心: 不放过任何细节

  后视镜

  在一起闯红灯致死案中,事发时交通信号灯的状态对于案件判断至关重要。而当时却没有直接的摄像记录可以证明。细心的吴鹏在仅有的摄像记录里发现,经一车辆后视镜反射,信号灯状态十分明显,为判案提供了直接证据。

  这就是吴鹏与其团队的第一个秘诀——在事发车辆、现场和受害者身上,发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此外,吴鹏在生物学等方面的优势也得到有效发挥。一起案件中受害者的死亡时间无法明确,他根据在受害者衣服里发现的种子发芽状态提出了最有依据的推测。

  2.严谨: 科学推理,小心求证

  在一起交通致死案中,死者衣服上臂部位有一个“L”型钩痕。这可能是受害者和肇事车辆发生碰撞的关键痕迹,也是找到肇事车的唯一线索。

  吴鹏推测——

  钩痕位置较高,私家车一般不会带“钩”“刺”,肇事车应该是辆大货车。

  车辆体型大,有碰撞,司机确实可能毫无察觉。

  果然,事发路段的前后摄像头显示:该时段有一渣土车经过。吴鹏也在后挡板部位的“钩状”毛刺上有了发现——属于受害者衣服的纤维。

  在多个交通肇事骗保案中,吴鹏和团队也是“按图索骥”找到突破口,而每一次猜测的背后都有严密的推理求证作为支撑。

  3.耐心: 长时间作业,不怕试错

  2016年4月份,G42高速公路上发生数十辆车连续碰撞的交通事故,吴鹏带领团队成员多次奔赴现场,查看痕迹提取样品,和当地交警配合完成大量工作。

  在渣土车肇事案中,为找到那根关键的衣服纤维,吴鹏和团队高温天在室外作业超过4小时。

  吴鹏也常常会遇到当事车辆留有大量误导性痕迹的情况。他说:“长时间作业、不怕试错, 是我们工作的常态。”

  听过吴鹏故事的人,都称赞他是身边的“福尔摩斯”。

  准确判断碎尸案的第一案发现场; 通过现场找到的凶器找到购买地点;根据指甲里的充填物确认死者身份;准确区分5起同时间发生的命案是否具有关联性……这些写在侦探小说里的情节真实地发生在了吴鹏身上。

  不仅如此,在“神探”的身份之外,吴鹏还扮演着3个角色。

  他是交警的老师——推进与常州市交警部门的合作,成立了全省首家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培训研究基地,为交警培训司法鉴定知识。

  他是市民的宣讲员——多次走进常州交通广播电台FM90直播间,就当前社会的热点敏感案例与主持人进行互动,解答场外观众的提问

  他更是从事理化测试和失效分析工作的工程师——承担材料检测、化学分析的工作三十余年,对力学、计算机、图像、人文地理也颇有钻研。他说:

  “如果没有化学分析的基础,我很难顺利开展司法鉴定的工作。而鉴定这件事就像是一颗‘宝珠’,赋予了化学分析过程更不平凡的意义。”

   (来源:常州发布 编辑/童婷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