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传出,工商银行率先对个人住房贷款相关年龄政策作出了调整,将借款人的最高年龄从65周岁延长到70周岁,同时,将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从原来的70年放宽到了75年。记者24日获悉,工商银行淮安分行已开始执行这一新政策。
亮点:房贷年龄等限制条件放宽
“通常,各家银行都会对个人住房贷款申请者的年龄有一定限制,以工行为例,以前一直执行的政策是,借款人的最高年龄不超过65周岁,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且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得超过70年。”24日,工商银行淮安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该行接到上级通知,对房贷相关年龄政策进行调整,即将个人住房贷款借款申请人最高年龄从65周岁延长到70周岁,借款申请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超过75年。不过,个人住房贷款的最长期限仍然是30年,没有改变。
这一调整可以通过举例来更直观地理解,假如今年40岁的王先生申请贷款买房,按照以前的政策,他最多能申请到30年期限的贷款,也就是说,还贷直到70岁,而调整后,王先生到45岁的时候,依然可以申请到30年期限的贷款,还贷直到75岁。同时,以前,65岁以上的人就不能申请住房贷款了,而调整后,70岁的人也可能申请到5年期限的贷款。对于作出上述调整的原因,该工作人员分析说,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尤其是中年以上居民的住房自住及改善性需求,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另据记者了解,工行此次政策调整在业内尚属率先之举,目前其他银行执行的政策大多是,借款人的最高年龄为65周岁,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最长不超过70年。
影响:年龄较大和较小的两类人群将受益
在工行淮安分行城南支行金融理财师潘万林看来,这一政策调整将使年龄较大和较小的两类人群收益。
对于年龄较大的购房者来说,理论上来说,以前,65岁以上就不能申请住房贷款了,而现在,70岁还可能申请5年期限的住房贷款。实际上,这一新政策可以让45岁以上的改善性刚需购房人获得更长的贷款期限,这将减小他们的月供压力。举例来说,假设一名65岁的购房人申请50万元房贷,利率上浮15%,按照以往,这名购房人的贷款年限最长只有5年,月供为9000余元,而按照工行的新政策,这名购房人的贷款年限最长为10年,月供降至5000余元,减少了近一半,月供压力大大减轻。
对于年龄较小的购房者来说,因为现在房价较高,很多年轻人靠自己的经济实力无法承受高额月供的压力,往往都需要父母一起作为共同借款人,一起还贷,而父母可以还贷到75岁的话,无疑会使年轻购房者的月供压力大为降低。
新政落地之后,今后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可能75岁时还在还房贷,真正可以当一辈子“房奴”。真的会如此吗?在潘万林看来,对于银行来说,确保贷款安全是前提。之所以以前一般按照退休年龄来确定贷款期限,主要是考虑退休以后的退休金是用来保障基本生活的,不是用来归还月供的,而退休前在职有工资薪金保障月供,还有公积金保障。所以,新政落地后,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仍然会考虑申请人的年龄、健康状况、收入状况等诸多因素,灵活掌握尺度。对于退休年龄以后到70岁以前这个群体贷款,很可能要有另外的附加条件,比如,要么能够提供足以证明收入来源稳定的材料,或者需要提供担保、抵押、质押等第二甚至第三保证。
此外,如果申请人还没到75岁就不幸身故了,但房贷并没有还清,那房产该怎么处理呢?记者咨询了银行相关人士了解到,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有继承人愿意继承遗产,可以继续支付房贷,过户后按照按揭流程走。如果继承人不愿意继续支付房贷,可申请遗产拍卖——在贷款未还完的情况下,银行会将抵押房产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后上市拍卖,拍卖所得冲抵未还完的房款。扣除所有手续费以后,多余的房款部分,给到房产所有人的继承人。如果没有继承人,银行会按照合同规定,将房屋收回并进行处理。
(来源/淮安发布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