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了解一个城市的独特方式。通过与环境和生活的完美融合,美食可以承载人情,散发生活的温热。
之前就听说过光福镇的一家有名的点心店,做的是正宗苏式点心,苏州美食家老凡也去吃过。
光福镇位于苏州城西28公里的太湖之滨的邓尉山麓,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岛,体验太湖风情与农家生活的好去处。
这周围有“吴中之巅”穹窿山,和观梅胜地香雪海,自然风光很秀美。
光福镇上的这家聋蚌馒头店,是一家开了20年的老店了,在镇上十分有人气。
之前有电视台过来采访,上了苏州五套电视节目,吸引了许多人大老远跑过来买油汆饺。
现在的老板已经是聋蚌馒头店的第二任了,第一任是现在老板的父亲,因为耳朵不太好,所以起了这个店名。
店里面生意很不错,经常会有人来预定鲜肉包子,少则一两百,多则一两千,大多数是请客要用的。
刀切馒头是6角钱一个,镇上的人习惯使用现金,连一毛钱也是有用的。生活悠悠闲闲的,闲来无事就琢磨琢磨吃的。
自家炸的花生米
老板是每天凌晨一点半起床,开始准备今天卖的早餐,早上卖的差不多了就回去休息。
员工们是凌晨三点钟起床,卖到十一点钟的样子就会和老板换班。困真的是很困的,也很辛苦,但是没有办法,卖早餐的就是这样,不然来不及做。
早晨五、六点钟开始营业,镇上的很多人都到这里吃早餐,鲜肉大包卖得最好,每天都会蒸好几十笼,全天都有卖。
到了下午,就会开始做油汆饺了,因为上午来不及做。卖的很快,所以想吃的同学一定要找准时间哦。
在上世纪60年代,油汆饺是一道很奢侈的点心呢,一个油汆饺要家里几个人分着吃。
打粉五六分钟
油汆饺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光是压面擀面就要重复好几次,然后还要压边,卷边,油炸,最后香喷喷的油汆饺才可以出锅。
以前只能全手工制作,能买上、吃上这个费时费工的点心真的是很奢侈。
现在有了设备,就可以半人工制作,一个下午就可以做500个,效率高很多,大家也能多吃到点。
准备工作
面团要发的饱满有弹性,肉馅要是调做好的,讲究的就是新鲜,老板强调肉一定是菜市场现杀现卖的,而不是超市里面冷冻的肉。
肉馅里有猪腿肉还有猪皮,肥瘦相当,调味料也用的很足,味道十分的鲜美!好了,一切准备就绪!
压面
切下一块面团,放到压面机里面,至少反复压过两三次才可以,要保证面皮的劲道。
用模具压面皮
老板动作很娴熟,先放肉馅,再用左右手腕各压一下,一气呵成,可以看出是很认真的对待这些食物。
卷边
上蒸屉
不一会满满一笼就包好了,花边整整齐齐,一个个躺在笼屉里,强迫症一如团长也觉得很有美感。
老板强调一定要用300℃的热油来炸饺子,这样才能把外皮炸脆,炸香。一个个噼里啪啦跳跃的饺子,看起来诱人极了。
饺子下锅,炸几分钟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皮脆汁多,味道来的个灵!
即使到了第二代店主,也坚持一贯的馅料,鲜香可口!不愧是经典的老苏州美食!热的时候更好吃,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让汤汁滴下来。
开卖
这位阿姨是专门从南门团结桥过来的,就为了这里的油汆饺。
团长始终觉得,吸引人的食物,靠得并不是精雕细琢的做法,而是食物本身所散发的生活的温热。
除了大名鼎鼎的油汆饺,店里的其他美食也非常的热销,包子什么的都是一整天都有卖。
鲜肉团子
糯米的外皮,软软糯糯的很有嚼劲,肉馅就是他家的很鲜美的肉,鲜到流汁,要小心不要滴到衣服上哦。
大麻团
糯米团子裹着芝麻,里面是甜甜的豆沙馅,口感绵密,很好吃。
脆皮烤鸭
用木炭烤制而成,而非用电,烤出来的会更好吃一些。镇上的人经常买这里的烤鸭来做晚饭,一天能卖掉100只呢。
泡泡馄饨
店里有馄饨还有小炒,吃的人很多,都津津有味的,很满足的感觉。
蛋皮真的非常鲜美,浓浓的土鸡蛋的味道。
午后老人们坐在巷尾
光福镇不算很大,但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风景与美食。
光福位置略偏,反而民风淳朴,节奏缓慢,生活在此间的村民用食物开启一天的生活。
想要真正在苏州踏实生活,就从街巷里这不起眼的小吃尝起吧。
(来源:苏州吃货王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