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淮安市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面对扬尘污染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省263办派专人来到淮安,查找扬尘治理不力的原因。
暗访组首先来到淮安市区的古黄河南侧,这里有一处占地约400亩的拆迁地。
江苏台记者秦政:我现在是在淮安市的清江浦区,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这片巨大的拆迁工地,这里曾经是淮安市的化妆品一条街,但是现在却成为建筑和生活垃圾的堆积点。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附近的环卫工,他们每天来这片街区清扫多次,但由于污染源始终存在,所以周边区域扬尘严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类似的拆迁工地应该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任由垃圾露天堆放显然是不合规定的。同时,附近居民也表示,这些建筑物料已经堆放1年左右,一直无人清运,一些人也利用管理疏漏趁机倾倒生活垃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恶臭难闻的垃圾场。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边什么垃圾都往里倒。
对此,清江浦区房屋征收办的负责人解释说,这块地之所以长期"撂荒",在于少数房屋还没有完全拆除。同时,垃圾清理车只能在夜间上路,所以清运工作进展缓慢。
淮安市清江浦区房屋征收办公室副主任陈宝风说,整体受到道路、相关条例的规定,影响了我们垃圾清运的进度,对于我们今天发现的问题,下一步区里将积极进行整改,然后协调我们相关部门、包括我们责任单位加大(垃圾)清运力度。
如果说,造成这一处扬尘污染的原因是垃圾清运迟迟没有到位,那么暗访组发现的另外两处扬尘污染点则存在明显的监管"盲区"。清江浦区快速路内环建设工地和位于开发区的学府名门小区建设工地在施工中均未采取覆盖措施。工地的大量裸土、物料就直接露天堆放,也没有洒水车等设备进行抑尘处理,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而在暗访期间,始终没有看到施工监管人员的身影。
暗访组人员:进出车辆未及时进行冲洗,冲洗设备上堆放杂物,无法正常使用。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秦政 亓晨 陈振宇)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