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常州武进区牛塘镇的跃进河,曾是一条黑臭河道,如今,通过河道清淤和生态治理,河水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跃进河黑臭河道生态整治项目技术负责人王飞飞介绍,河边一个小型污水处理站,立下了汗马功劳。设备每小时处理水量300立方,遇上水质比较差的时候,按照整个河道计算,两天两夜就可以把整个河道换一遍水。
跃进河的村级河长蒋文清,每天都要在河边走。对他来说,与河道零距离,才能了解河道,及时发现问题和整改。记者注意到,与过去不同,河长手里的巡河记录本不见了,蒋文清通过手机里的APP就可以随时上传巡河信息。各级河长通过APP,不但能在三维地图上记录巡查路线,还能把巡查中发现的河道问题实时上传至后台,由河长办快速交办,真正实现了河道即查即治。蒋文清告诉记者,从发现问题到落实承办人员和设计整改方案,时间大大缩短,过去往往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现在,一旦发现问题,几十秒后就出现在了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由平台工作人员立刻交办到相应部门。
常州武进区河长办工作人员贾广成介绍,全区855条河道,包括黑臭河道的基本信息,都已经全部录入到平台系统中。平台上,各级河长的巡查长度、巡河时间、问题处理率等履职情况都一清二楚。发现问题可以迅速定位到河道的准确位置,了解到河道水质、一河一策、以及河道的长度、具体位置等相关信息。除了信息平台助力河长“治”河,公众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常州博爱小学六年级的唐沁扬是常州关河天宁段的社会监督员,课余时间,她经常要向身边人宣传保护河道。“我是小学生,能力有限,会从小事做起,让旁边的居民、过路的路人不要往关河里扔垃圾。”她告诉记者。
常州市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计玉根告诉记者,未来常州还将打造一批河湖样板。而即将出台的“民间河长”的指导意见,也希望唤起公众对河长制的参与和监督。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汤琤 编辑/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