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专稿(小编/斯年)
朋友,如果你最近看到这样的朋友圈“集赞”,还请多多支持——
据了解,江苏连云港、浙江临海、云南昆明。。。越来越多的城市已将“集赞可免罚”加入交通违法行为治理“豪华套餐”。
曾经“集赞”这种屡见不鲜的商家营销方式,突然有了“你点一赞,日行一善”的感觉!
据悉,此“妙招”起源于四川达州交警一大队针对交通违法行为推出的创新性处理举措。达州交警一大队在查获电动车轻微违法行为时,驾驶人可以选择发朋友圈曝光自己的违法行为,旨在让驾驶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以为戒,集满20个赞后再由交警对其进行警告教育处罚。
据工作人员介绍,当天有10余位电动车车主因违反交通法则被扣,部分车主选择了发朋友圈的方式,多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这一 “奇招”在全国推广开后,有人觉得意外,更多的人表示支持:“这样很好,真的起到了教育作用!”
闯红灯、电动车逆行。。。这些看似比较“不足为奇”的行为,也暗藏许多交通隐患。尤其是许多人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即使被抓到,后果也不会多严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规定的,可以对其处以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罚款,二者选其一,法律允许交管部门行使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罚款实在是没啥威慑力,在“警告”这件事上,交警蜀黍们可谓是“煞费苦心”。
比如上路参与“”现场体验”。电动车交通违法人员将现场体验装备三件套穿戴整齐,在路口协助交警劝阻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
还有抄写交通法规,电动车交通违法人员或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在教育点内抄写交通安全知识、交通法规试卷、遵守交通法规承诺书。要求字迹工整,每次抄一遍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
又或者静坐观看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条件好点的,可以在屋里进行:
有些露天进行教育的,可以说是“公开处刑”了。。。
如果交警蜀黍们忙不过来,各种交通管理“黑科技”也是毫不手软呢!
上海利用“电子警察”抓拍行人闯红灯,通过技术手段比对锁定违法人员,几分钟后违法人员就会收到交警发来的短信通知。
南京路口的行人提醒设备,如果行人在红灯时过斑马线,路边的一个喇叭就会发出刹车声,设立一旁的大显示屏也会直接曝光闯红灯的人。
近日,湖北大冶交警推出声、光、水喷雾、显示屏等四位一体的组合“神器”,行人一旦闯灯前行就会“被喷”。该装置迅速成为马路“网红”。
据悉,该装置安装了红绿灯等声光系统以及喷雾系统,且会在红灯亮起时,语音播报:“您已闯红灯,现在是红灯,请不要通行,通行危险。”如若有人硬闯红灯,则喷雾系统会自动喷出白色水雾。
不过讲真,相比世界上某些国家的惩罚措施,中国的交警蜀黍们,真的很客气了!尤其是严重违法行为,国外的一些打击方式也是用心良苦——
在美国,驾驶员违规会被罚去医院做义务劳动的护士,照顾那些因为交通事故而住院的病人。这是为了让驾驶员触景生情,感同身受那些病友因为交通事故而所受的伤痛,警醒驾驶员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德克萨斯州,违规后可能要“忏悔10年”。如果司机酒驾撞死行人,那么未来十年,每个月都要拿出一天,站在醉酒的酒吧前,手举“我酒后驾车撞死人”的牌子现身说法。这种举牌子自省的惩罚方式经常被美国法官使用。
印度尼西亚的做法就有点“惨无人道”了。对于违章的司机,第一罚款,第二没收驾驶执照,第三剃光头!男士或许还能勉强接受,女司机们可就。。。
巴西的圣保罗把违章者当成小孩子来教育。违反交规除了罚款扣分,还会被送到幼儿园“教育”,和孩子们一起玩在虚拟的公路和交叉道上驾驶儿童玩具汽车的游戏——让世界上最纯洁的嘲笑来洗涤心灵。
哥伦比亚则用了一些汽车广告的路数:恐怖营销。司机违章后会被请去看令人心惊肉跳的交通事故纪录片,都是非常“血淋淋”的记录片。让违规者耳闻受害人的痛苦呻吟,目睹残缺的身体和扭曲的面孔。
德国会给违规汽车贴邮票,邮票上面有满酒的酒杯、醉驾司机及救护车。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来让司机紧张,提高安全驾驶的警惕心。
英国对于涉及酒后驾驶的立法一直比较完善。早在1871年就规定了酒后骑马、驾马车以及操作蒸汽机属于违法行为,到1925年又正式颁布了针对汽车的酒驾法,规定如果10年内3次被判酒后驾车,将被吊销驾照109年!
无论是怎样的“奇招”,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与其被“杀鸡儆猴”,日常出行还是未雨绸缪,小心谨慎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