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1978年的春天,南航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652名新生,这些身怀理想的年轻人走进大学校园,开启了艰苦的求学之路。毕业后,他们成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40年后,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
14号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里,近3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南航77级学生集聚一堂,回忆同学少年,共叙师生情谊。83岁的退休教师姜正良,是当时的一位班主任,回想起当时,他说,77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所有的讲义都要现编并且手写出来,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很幸福。
南航航空宇航学院退休教师 姜正良
40年前,踏进大学校园是很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所以大家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59岁的杨新,在现场摆放的一张1982年拍摄的毕业照中,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她感慨万千:“我们的青春年华,就在南航;我们那时候学习很努力,分秒必争;同学们到图书馆、到教室都要抢位子,才有地方学习。”
77级学生的老照片
77级学生的老照片
77级基础教学师资班的徐磊,在一张足球队的合影上,找到了自己。他说,这张照片,自己都没有,如今再见,不禁感叹光阴似箭,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大学。
徐磊和足球队的合照
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南航的77级学生中,走出了一大批国之栋梁,他们中有国产大飞机C919的总设计师、有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有著名的风险投资人。南航77级学生、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回忆起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段在机库里的时光:“我记得我们当时学飞机设计就在机库里面,我们在机库边上、在飞机边上,针对每一架飞机来学习,南航教学特别结合实际,让我们很快就能掌握每架飞机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这场“岁月如歌 归来如故”的返校活动上,学校还为到场的学生们补办了一场学位授予仪式。他们在参加了各自专业组织的毕业活动之后,就奔赴了工作岗位,并没有机会像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一样,拥有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毕业典礼。在今天的活动中,南航校领导为到场的77级校友们一一援苏,为他们补上了这个迟到了四十年的仪式。
77级学生的老师发表寄语
援正流苏仪式
走上台的那一刻,他们中很多人虽然已是两鬓斑白,却让人感觉时光从未远去。南航77级学生、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史坚忠说,往日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在我们搞课题的时候,老师跟我们在一起熬夜,特别是老师和我们在一起探讨、研究问题的那种场景,让我印象深刻,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我们研究学术的心态、方式和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南航飞机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笑谈自己是“另类”的毕业生代表。阎焱本科毕业后,到工厂工作了两年,他先后考取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博士学位,虽然跨了专业,但他说,在南航四年学习到的基础知识、接受的专业训练,感受到的学术纯粹性让他在之后的国内外求学中受益良多。
校园的另一端,主题为“最好的我们·盛放”2018届研究生毕业照展览正在进行。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即将踏入社会,投身到各行各业之中,期待着这些社会“新鲜人”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周洋 编辑/李森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