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饭店油烟污染跟谁说?遇到街边可疑车辆怎么办?社会治理千头万绪,如何扫除“城市病”,防微杜渐,快速解决问题?南京浦口区探索建立“大联勤”工作模式,创出了一条社会治理的新机制。
在日前南京浦口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由浦口区制定的《社会治理联勤工作规范》(DB32/T 3335-2017)已升级成为省级地方标准,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也是江苏首个针对社会治理联勤工作制定的地方标准。
大联勤,顾名思义重在“联”,即整合条块资源,密织一张联勤网。搭建“三级平台+网格”的四级网络,将各个部门和街道、社区“联合”起来,形成上下联动、权责分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对于问题的处置,采用“一级为主,二级兜底”的两级响应模式,一级响应模式由街道联勤指挥分中心调度执行处置,无法解决的再启动二级响应模式,由区联勤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参勤单位开展联合执法,确保实现80%的问题由街道一级响应模式处置,20%问题由区级响应“全兜底”。通过联合指挥、联勤巡防、联动处置,促进了各类社会问题的早识别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此外,考虑到有些问题是“群众看得见管不了、部门管得了看不见”。浦口区还开发了“大联勤app”的手机客户端。群众可以通过“事件上报”模块,直接曝光问题隐患,还可以获得相应积分,用于兑换话费,从而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共建共治中来。截止到2018年一季度,手机客户端已吸纳用户25.7万多,群众通过APP上报各类社会治理问题1.4万多起。
据浦口区政法委副书记吴兴枝介绍,浦口区开展大联勤工作以来,共处置各类问题工单86.7万多起,2017年刑事案件下降12.7%,群众安全感升至97%。可以说,小到车辆违停、占道经营,大到环境整治、食卫安全、拆违治乱、治安防控,各类社会问题,都被一“网”打尽。“群防群治,联勤联动,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常态已经形成。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罗聪懿 编辑/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