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驱动双千亿目标落地 太仓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2018年04月12日 08:56:16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3月中旬,舍弗勒全球首个P2混动模块在太仓投产。这种高度集成的P2模块,即插即用,为汽车厂商提供最快速的解决方案。实现它的,正是该企业建立的工业4.0智能化生产线。

  在太仓高新区,智能控制、智能装备、智能制造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企业还有很多。既有通快这样的德国工业4.0核心成员企业,也有像奥智智能这样垄断管材加工成套设备行业的民企。

  大批优质企业构筑起的,是太仓高新区今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固基石。作为太仓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中坚力量,近年来,太仓高新区围绕千亿智造、千亿总部的目标定位,以智能制造为引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能,全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产业:汽车核心零部件引领三大产业协同发展

  由中联汽车电子和德国博世共同成立、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联合汽车电子一期项目6月即将投产,可年产新能源汽车电机、电轴等核心零部件50万件,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

  长期以来,依托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汽车零部件产业一直是太仓高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各类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超100家,集聚了舍弗勒、麦格纳、博格华纳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年产值数百亿元,并带动了相关汽车服务行业的发展。

  “今后制造业在向智能制造升级过程中,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是我们重点培育的核心产业。”太仓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红星介绍,太仓高新区将围绕汽车产业电动化、轻量化、智能网络化的发展方向,突出汽车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和汽车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培育。

  目前,联合汽车电子等一批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已经蓄势待发。卓能电子逆变器、多摩川传感器、科纺勒汽车结构件等项目已于近期投产,法可赛电池管理系统、慕贝尔新能源汽车柔性板材项目即将建成,舍弗勒新能源汽车电桥项目、慕贝尔动力总成部件项目、克恩-里伯斯电驱电控组件项目、海瑞恩电轴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德福埃斯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等一批新项目已经落地。

  未来,太仓高新区将发展形成以“传统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零部件—智能和网联”为链条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以及与之相伴相连的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装备、医疗器械为主要构成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一代汽车复合材料产业等三大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围绕三大产业方向,太仓高新区将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标准质量、工业大数据服务等产业生态的构建。同时,不断提升企业装备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示范基地。

  通过三大产业协同发展,至2020年,太仓高新区将形成超千亿的智造产业规模,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总部企业20家、上市企业15家和百亿营销企业5家,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5%,智能制造普及率达50%,工业机器人密度达150台/万人。

  创新:大院大所核心区为发展建好“智慧谷”

  今年4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与江苏省政府在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和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

  根据协议,江苏省支持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积极引进优质科研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方区位、经济优势,高水平打造科技创新增长极,努力打造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新引擎。

  事实上,类似的研究机构在太仓高新区不止一家。就在该研究院选址所在的太仓高新区南部片区,中科院计算所、技物所、硅酸盐所等一批优质科研院所,就与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相邻而建,共同形成了一片大院大所核心区。

  “无论是产业结构优化,还是发展智能制造,关键一点,都需要创新驱动。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源。”王红星介绍,打造大院大所核心区,就是打通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为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建好“智慧谷”。

  在集聚科创人才方面,太仓高新区实施政策聚才、产业育才、精准引才,以政策引才、项目引才、柔性引才等各种方式吸引聚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科技团队来区创新创业。

  有了创新源泉,如何让优质的创新想法、项目落地,在今后发展中真正成为动力担当?

  太仓高新区将健全完善100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创业孵化全链条,并搭建太仓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中德智造质量标准服务平台等一批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区城创新公共服务能力。

  同时,实施以瞪羚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为方向的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路径,培育更多隐形冠军。并发挥“1+X”政策体系、《高新区加快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政策》和高新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潜力和活力。

  优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对德合作

  同维电子自主研发的IMS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系统性整合设计,彻底颠覆了传统仓储式物流管理模式,不但实现了从上料到出货的SMT零件全流程追溯,而且精简了65%的操作环节。

  据统计,太仓德资企业已达300家,其中95%以上集中在太仓高新区,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并被工信部授予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示范基地,主要经验做法写入《科技创新共塑未来·德国战略》。

  面向未来,太仓高新区在瞄准“双千亿”目标的发展中,对德合作仍将是长期高举的金字招牌。

  德国在2013年推出“工业4.0国家战略”,率先开启了智能制造的大幕,这为太仓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太仓高新区紧扣“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融合发展这一核心,着力建设双方在智能制造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的示范区。

  目前,已有一批德企率先开始了智能化改造升级。通快集团在太仓建立了工业4.0工厂,智能、敏捷的自动化工业操作管理平台,使生产过程更加柔性、智能、可靠,不仅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也可向有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

  同时,越来越多的太仓本土企业在与德企的互动融合中也得以近距离学习,着力突破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五大关键技术,努力实现设计数字化、设备自控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

  在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率达75%,规模企业智能制造普及率超50%,入围省市区各级智能车间示范项目130余个。毅结特紧固件公司在设备智能化基础上,建立全球信息交互系统,车间每台设备实时将生产数据传输到后台进行分析,质量管控系统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王红星介绍,未来,太仓高新区将继续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本土企业与德资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合作,推动形成德资德企与本地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态势。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钱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