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朋友礼是要把两个手叠起来,把大拇指收起来,对别人有礼貌,然后得弯腰15度,不能弯腰太长、太弯。老师礼是要两只手叠起来和那个朋友礼一样,但是他要把两个手放到眉毛上,然后弯腰45度,比小朋友礼要弯多一点点。最后一个父母礼也是要跟他们一样,但是要把那个两只手叠在一起,放到头上面,然后弯腰55度,还要比那个老师里多一点。”
在活动现场老师只教了一遍,王博乔小朋友就完整的向记者描述了同学礼、老师礼和父母礼三种中华传统礼仪。为了让孩子们对清明节来源于何处、清明节有何习俗、华夏传统礼仪文化在清明节有何体现等传统文化知识有更多的认识,在4月5日清明节这一天,江苏新闻广播分别联合金陵图书馆和小厨娘淮扬菜特别推出了“金陵节令志----清明故事”、“清明至味是青团”两场活动。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那么清明节究竟有什么习俗呢?活动一开始,江苏新闻广播《政风热线》主持人王瑾与小朋友的亲密互动立即引起了孩子们对有关清明节知识的浓厚兴趣。
活动中,金陵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身着汉服,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孩子,华夏民族是个重视礼仪的民族,而清明节更是重视礼仪的节日,我们要在这一天纪念我们的先祖,因为在我们的祖先身上传承和延续的是我们的文明。我们才会将这一代代的文明、礼仪、知识传承下来。
在活动现场,孩子们用刚刚学到的传统礼仪,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行了父母礼,最后父母和孩子紧紧相拥,在浓厚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亲情也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家长张媛是江苏新闻广播的热心听众,她告诉记者,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是对于孩子,对家长也是一次文化礼仪的熏陶。
家长孙玮蔚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来到现场参加活动,她告诉记者,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多东西大家都是按照传统文化来做的,但是小孩并不知道,甚至有的家长也不知道。通过这样形式的学习,家长和小朋友就会了解到,我这样做原来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里面就已经有的,我们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我们的骨髓血液。
清明时节吃青团是江南地区特色习俗,小朋友在小厨娘淮扬菜专业面点老师的讲解下,自己动手做起了青团。
一位小朋友的妈妈说,学会做青团,小孩子能够更多的吃一些我们传统的特色的糕点,这对于小孩子的成长,不仅是从小能够培养他动手的能力,还有中华民族的情怀在里面。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文欢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