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清华、北大之后,江苏高校这两天也陆续发布各自的自主招生方案,从已经公布章程的4所省内高校来看,今年普遍推行按大类招生,同时提高了竞赛类的报名门槛。
2018年江苏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共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1所院校。今年很多高校突破了文理限制,采用"大类招生"。考生报名时仅需选择招生大类,确认考试时再选择具体专业。而在具体专业细分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了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微电子芯片专业;东南大学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并设置了人工智能大类、未来网络大类,这都与时下热点契合。
东南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孟杰:“这个大类招生,应该说是充分跟我们的培养单位进行过沟通,这个里面我们学校重点发展的,围绕国家战略的新兴的交叉的前沿的学科,比如说像未来网络类、 智能制造类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不少高校明显提高了竞赛类考生的报名条件。重庆大学取消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等竞赛获奖的优惠条件;武汉大学删除了"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各类竞赛名次、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成果的,享有优先资格"的规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类比赛的落款或主办单位作出了明确规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老师丁琛:“因为项目赛事太多,我们更加明确了五科奥赛的定义和标准。”
考试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如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类"经学方向专业,要求申请者受过较系统的蒙学教育,面试时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南航航模类考生要测试飞行操作;东南大学则首次把应用性强的专业和基础性强的专业分开考核,分成A类、B类,考试方向各有侧重。(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章峰 杨国)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