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天凌晨5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一年四季,不管严寒酷暑,从未放下过手中的扫帚,而且一干就是32年。她,就是泗阳县城区环卫所副所长陈金梅,这位把青春奉献给环卫事业的“城市美容师”,在丈夫的眼中扫地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3月16日,陈金梅被省委宣传部、省妇联授予“最美巾帼人物”荣誉称号。
身着一身环卫服的陈金梅在“最美人物”表彰现场
今年49岁的陈金梅出生在农村,1986年初中毕业后便在县城干起了环卫工。“从拿起扫帚那一天起,我就把城区清洁当作事业来做,而且从心里发誓一定要做好。”陈金梅说。
正是这种执着和爱,再苦再累,陈金梅也从不吭一声。天气炎热时,就坐在街台上擦擦汗,喘口气,冬天手冻僵了,哈上几口气暖一暖,接着干,手上磨了一层又一层的死茧。“她这种干活不要命的劲头,以致所里领导遇到最脏最累的活时,总交给她,放心。”县城管局副书记丁爱春说。
运河风光带路段有五公里长,游客出入频繁、居民小区最密集、商业广场最多,所以成了环境脏乱的地段,也是市民反映最多和局领导最头疼的地段,于是局里便把保洁任务交给了陈金梅负责。接手后,她一天巡查六次,因台阶较多,车子不能骑,就只好步行,短短2个月,磨坏了4又鞋。巡查时,她总是随身带着抹布、洗衣粉和小铲子,看到有垃圾桶脏了,就立即擦洗;看到地上有杂物,就立即捡起;发现地上有油污,就趴在地上擦,直到擦干净为止;遇到动物粪便,就用小铲子铲了,掩埋在树底下。同事、市民甚至游人深为她的工作敬业所感动,主动爱护环境,如今,经她悉心呵护的运河风光带干净整洁,成为城区的“模范路段”。
在陈金梅看来,扫马路这样看上去的粗活,但要做好却有一定的技巧。”她用装米的袋子,请人来焊接在簸箕上,发明了口袋式扒土箕,这样,树叶、纸屑之类的垃圾扫进去就再也跑不掉了;城区小吃街路面油污很重,一般的洗衣粉、洗洁精都弄不干净,陈金梅改用空调的清洗剂,一洗就掉。
工作的时候,陈金梅认真的程度近乎“苛刻”。在休息日陪女儿逛街的时候,她也随着带着抹布、洗衣粉,看到杂物就捡起来,看到地面有油污,就趴在地上擦。2013年8月,陈金梅因劳累过度患病,不得不到苏州治疗,等丈夫拿完药出来,发现她不见了,原来她跑到大街上与当地环卫工人交流,学习保洁和垃圾清运方法等。丈夫无奈地说她,“扫地扫得走火入魔了!”
但对有困难的同事或其他人,陈金梅却倾其所力。得知队员丁翠珍的丈夫卧病在床,冬天睡草席,立即买了两床棉被送去,还悄悄留下500元钱;大走访时认识的韩天亮,从内蒙古随老公来泗阳定居17年没落户,生病办不了医保,帮跑了多趟把户口办了下来;……
从环卫工到清扫队长,再到副所长,陈金梅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扫帚,总是冲在环卫工作的最前沿。2017年,陈金梅被推选为十九大代表,十九大闭幕后,她更忙了,短短两个多月,她先后宣讲了36场次,直接受众1.8万人次。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