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标签不光是“旅游”!探看一个“度假区”的非凡抱负

2018年03月26日 10:24:33 | 来源: 苏州圆桌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引力播

  冬去春来,万物生长。

  此季的太湖边,花红柳绿,春风十里,正迎来它一年里最出彩的时节。尤其,在此越冬的小天鹅、红嘴鸥、红头浅鸭们,蓄积了一个冬天的能量,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这个东亚-澳大利亚迁徙通道上的重要栖居地,振翅北飞。

引力播

  来苏过年的小天鹅在2月底、3月初全部飞回西伯利亚老家,这段漫长的迁徙之程异常艰辛。

  度假区位于太湖南岸,苏州城西,按照“一体两翼”的布局,下辖香山街道和金庭镇、光福镇。其中,“一体”为香山街道(度假区中心区),“两翼”为光福与金庭两个旅游资源片区。

  作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苏州太湖度假区非凡的生态禀赋,在见多识广又格外挑剔的候鸟们眼里,恰恰看得比谁都更清晰。

  这个延揽8公里太湖黄金岸线的度假区,既是众多候鸟每年都要“签到”的地方,也是长三角的游客每个周末都爱来“打卡”的目的地,被视为苏州“天堂中的天堂”。

  “红线”上的N多诱惑

  坐拥太湖,这是天然的禀赋,理所当然也得扛起一个必然的义务——守住生态的“红线”。

  太湖度假区招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度假区承担着保护太湖、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重任,这里既是旅游寸土寸金之地,也是野生动物栖息安身的湿地。从一开始,度假区就身处这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博弈中。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有太多的“可为与可不为”。

  以湖滨湿地公园为例,公园建设之初,度假区管理部门就将沿岸的养殖场、小饭店、工业企业等“请”了出去。在公园实施划区保护后,更将园内的大部分游客服务设施搬出,目前,园内70%以上人为建筑是生态体验和科普教育功能。

引力播

  作为太湖边一处重要旅游景点,开设快艇游湖项目在大部分游客看来理所当然。然而十多年来,度假区管理部门为了守护鸟类的家园而“固执”地拒绝引入该项目,也因此“遗漏”大批船票收入。

  环保是项目落户的前置条件,生态红线是度假区招商人的底线,为守住这条底线,太湖度假区从来不含糊。

  光守住“红线”还不够

  不过,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光能守住“红线”,显然还不够。

  客观地看,作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历经20多年发展,旅游人气、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和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整体经济实力偏弱的问题,度假区也正在经历略显疼痛的转型。

  回看度假区原有的产业结构,以房地产业、小型传统企业和旅游业为主。其中,房地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一度占据半壁江山。除此之外,度假区还需要面对的是,小型传统企业占据大量土地资源,但是产出却相当小;旅游业常年投入巨大,但回报周期长、力度小。这些困扰,个个现实而尖锐。

  一产整体产业支撑力不强、二产链条偏短、三产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想要“进击”,度假区该如何破题?

引力播

  苏州中环快速路工程吴中区东线、太湖度假区连接线通车,从苏州城区到太湖度假区,可以全程高架直达。

  对此,通过梳理自身资源禀赋,以及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旅游度假区发展模式,太湖度假区明确提出打造“休闲度假目的地和新兴服务业高地”的发展目标。

  不过,培育新兴服务业可没这么简单,尤其对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公共财政收入有限、生态环境又高度敏感的度假区来说,更是困难重重。

  高智企业凭啥“无优惠”入驻?

  纵有万千险阻,但胸怀抱负的太湖度假区,不甘碌碌无为。

  要发展环境友好的新兴服务业,对于度假区来说,科技型企业无疑是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度假区4块专项服务业用地上市,分别引来了视源科技研发中心、青客研发总部、龙文科技、兰卫医疗科技研发中心四个高科技、高成长类项目落户。特别难得的是,在各地为争项目拼优惠、拼政策的背景下,这四家高含金量的企业入驻度假区,并未享受特别的优惠政策,而完全是硬气的市场选择。

引力播

  刚入驻度假区的视源科技,供应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液晶电视机主板,稳居细分领域世界第一,令人吃惊的是,这家公司没有生产车间。依托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外包,公司将接获订单到完成交货的时间大幅压缩。目前,视源股份60%以上的员工是技术研发人员,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那么,打动这些“聪明企业”的到底又是啥呢?正如其中一家企业的一位负责人坦言,他们看中的一方面是度假区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是便利的交通,当然还有相对周边地区的楼宇成本优势。

  就在本月18日,太湖度假区举行上半年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4个重点项目正式上马建设,总投资约14.9亿元,涉及新兴服务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

  其中产业项目视源科技、龙文科技、锦良光电、锦顺光电、艾华新动力电容、苏作红木展示馆、东崦湖商贸综合体等项目总投资超11亿元,涉及医疗器械、智慧教育、消费电子、光电产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

  太湖的标签,不止是旅游

  随着众多“互联网+”、文创、文旅项目不断涌入,太湖度假区正从一个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在向一个“高颜值”的现代创新高地转型,“环太湖旅游服务业龙头”“生态文旅产业带龙头”的效应也正在加速凸显。

  据了解,在苏州太湖微谷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已注册(入驻)企业43家,注册资金达4.5亿元;太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大楼,首批引进旭阜医疗器械、慧谷文化艺术等10余家企业,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屡创历史新高。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17年,太湖度假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5亿元,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比翼双飞”。圆桌观察员留意到,在这份经济报表中,度假区特别硬气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一项里,其第三产业占比高达97.4%。

  节假日爆棚,工作日冷清,这“潮汐问题”是困扰诸多景区的一个共性“痛点”。何以破题?发力会展经济,这被业界视为一个突破口。而眼下的度假区,正是瞄准了这块“大蛋糕”,要担当起苏州会展经济重要的承载区和推动者。

引力播

  去年10月,入驻度假区的重量级酒店——苏州太湖万豪、万丽酒店正式开业投用。这个双品牌酒店是环太湖地区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功能定位最全的国际五星级酒店。作为全球酒店业巨头,美国万豪国际集团之所以选择布局太湖度假区,看中的也是这里具备成为高端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强大潜力。

  这个潜力的兑现,可能超出了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期。两家高品质酒店开业不到半年,已经实现盈利,长三角周边的各类会务订单络绎上门。一位度假区的管理者私下感慨,这两个酒店太热门了,有段时间房源紧张的托人都订不到。

引力播

  一年一度的太湖徒步嘉年华,为跑者提供一个集聚高端资源和要素的体育运动交流平台。

  除了着力发展会议经济外,中心区还将以体育经济和教育经济作为旅游服务业的主攻方向。

  太湖度假区目前已吸引了苏州东吴足球俱乐部入驻,还将依托区域内现有的6.5片足球场,与其共同打造太湖足球公园。同时,还将优化载体,打造特色教育场景空间,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儿童教育培育机构,建设中小学生特色研学基地。

  此外,度假区还对旅游配套设施作了进一步完善和提优,这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太湖大桥复线桥、渔洋山隧道正式投入使用;

  环太湖8公里黄金岸线已基本打造成形,太湖湖滨湿地公园正式挂牌国家级,太湖新天地获评2017年度苏州市旅游创新产品(业态)奖;

  渔洋山户外运动中心、绿廊演艺中心、渔洋码头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

  ……

  “人们的概念中,一提到度假区就想到了这是个吃喝玩乐的地方。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应该彻底打开思路,度假区应该从简单旅游转变为旅游产业区,进而再吸引更多的高端企业落户,让这个绿水青山的地方,不仅有旅游服务业,还要有新型服务业,成为高端人才的集聚地,成为文创、科创企业的研发中心。”

  这是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决策者瞄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思路,也是解放思想后的度假区胸怀的愿景抱负。这些不乏改革精神与开放视野的新探索,正在悄悄改写着人们对于太湖的惯性认知与未来估值。

  (来源:苏州圆桌 编辑/陆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