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智慧气象 更“聪明”的气象预报时效达10天

2018年03月23日 18:59:38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8年3月23日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智慧气象”。气象更“聪明”了,将会怎样影响你我的生活呢?

  “智慧气象”听起来有些高深,其实它就是把我们熟悉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气象预报相结合。有了“智慧”的天气预报,更加准确、实时,预测时效更长。

  江苏台记者秦政:在江苏省气象台,记者看到的江苏气象综合观测网中的气象雷达图,这张图每6分钟进行一次更新,一旦天气有了变化,这张图也会实时地显示出来。

  江苏气象综合观测网目前拥有9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和1800多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全省江、湖、海、公路、城市全覆盖。

  江苏省气象台台长康志明介绍,空间分辨率可以做到3*3公里,目前的预报时效做到了7天至10天。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无缝隙的、精细化预报产品体系做到30天,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举例说明就是,未来南京市的气象预报,有望精确到具体某一条街道。

  常规天气预报以外,过去,龙卷风、雷暴等极端天气的预测一直是气象业务的瓶颈,一般只能在发生前十几分钟进行预测。现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发的“人工智能天气监测系统”给这一困境带来了转机。和“阿尔法狗”的原理相似,只要把海量样本“喂养”给机器,系统就可以快速完成雷暴大风的有效识别,准确率提高5%到10%。目前在南京市气象台监测预警平台、苏州新型气象业务系统等都已投入试用。(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秦政 周雷)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