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家门口也能查肿瘤,东台百姓市域就诊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0%

2018年03月22日 10:01:06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东台市去年“百姓市域内就诊超过90%、基层医院服务比超过85%”,近日获得了省卫计委“基层卫生十强县(市、区)”称号。东台市是如何解决“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现象的?

网络图

网络图

  村民家门口,也能查肿瘤

  东台市三仓乡72岁的村民周奶奶,近来感觉上腹部不舒服,人也瘦了一圈。村医让她不吃早饭来抽血化验,并立即将她的血样送到乡卫生院。当天上午乡卫生院便将周奶奶等患者的十几份血样,通过物流专车送抵东台市人民医院检验中心。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周奶奶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指标偏高。市人民医院将检验结果通过网络反馈给乡卫生院,后经两级医院网上视频会诊,最终确诊周奶奶是胃炎,排除了肝肿瘤的可能。

  “像周奶奶这样的患者,过去至少要到市医院跑三四次、花费上千元钱才能查出结果,而现在只去了两趟乡卫生院、花二三百元钱就解决了问题。”东台市卫计委副主任杨爱兵说,过去市医院的心电图、B超、CT等科室门前常年人山人海,人多秩序乱,医患矛盾也多。

  东台市卫计委主任崔海告诉记者,按照政府要求,东台市人民医院作为当地龙头医院,拥有检验、心电图、影像等5个诊断中心,扮演着全市医疗中心的角色,担负起对下级医院指导、帮扶的职责,确保基层医院检查结果的可靠性。这样,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做过去到市里才能完成的大型检查。

  东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周玉贵说,2017年他们共为基层卫生院完成了5万人次40万个肿瘤指标的检验。“过去这些病人都要进大医院做检查。按每位患者需要至少一人陪同、按每次交通费400元计算,5万人次至少为村民节省2000万元。”

  小医院要排队,大医院反“遇冷”

  记者在东台市安丰镇红安村卫生室采访时,正好遇到81岁的村民周群来看病。周爷爷最近心脏不舒服,村医陈明江为他量血压、做心电图,心电图通过网络实时传到安丰镇卫生中心(卫生院)。卫生中心的医生通过视频告诉陈明江:周爷爷心电图没什么问题,把用药剂量稍微调整一下就行了。

  安丰镇卫生中心是一所新建的乡镇卫生院,新启用的8层病房大楼整洁、干净、气派,病房里空调、洗澡间、中心供氧等一应俱全,条件丝毫不亚于城市大医院,常规开展胃肠、骨科、剖腹产等手术。“去年住院量达5000人次,目前病房住得满满的,春节后那几天住院要排队。”院长何春介绍说。

  下午4点多钟,安丰卫生院影像科负责磁共振诊断的张强医生仍在忙碌。“今天已做了28个磁共振,还有2人在排队等候。预约的病人已经排到三天后了。”张强透露,本乡镇村民做磁共振基本不用跑市区了。

  与乡镇卫生院的“热闹”场面相比,东台市人民医院的门诊量却在减少。院长殷卫国告诉记者,现在老百姓口袋有钱了,医保政策也让百姓看病掏钱越来越少,按道理说他们医院的门诊量大幅上升才对,可事实上非但不升还降了。“我院2014年门诊量达65万人次,可去年的门诊量降到了59万人次。”

  小医院抢了大医院的“饭碗”,大医院怎么办?“表面上,是基层卫生院抢了我们的‘饭碗’,其实不然。”殷卫国说,大医院看小毛小病的门诊量减少了,医技人员反而更能有精力开展新技术、钻研疑难杂症了。而且,他们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到基层医院去坐诊、指导。

资料图

资料图

  大小医院牵手,老百姓得实惠

  杨爱兵介绍,目前东台市23个乡镇卫生院大多数有CT、B超、生化分析仪等设备,规模大一点的中心卫生院还有磁共振。320多个村卫生室,村村都有与乡镇卫生院、市人民医院联网的远程会诊系统,有三分之一的卫生室配备了心电图仪,今年底前将实现全覆盖。

  基层卫生院开展血、尿常规检查,把一些不能做的检查项目,比如肿瘤、免疫病指标等特殊检查,送到市人民医院做。东台市溱东镇卫生院院长鲍巍说:“基层医生看不懂的疑难心电图、CT、磁共振片子等,都可上网传到市医院会诊。这样我们既节省了人力、仪器设备、试剂成本,还保证了检查结果的可靠性。老百姓花了进卫生院的钱,享受的却是市级医院检查。”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这是双赢,否则不可能持久。”殷卫国说,大医院的医生帮助下级医院读片子、出报告,每读一个心电图、CT片子等均可获得5—10元的报酬,这笔费用由下级医院支付,但不需要额外增加百姓的负担。

  据了解,去年全省基层诊疗达2.18亿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接近60%,而东台百姓市域内就诊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0%。“基层首诊,大病进大医院,小病到社区”,这一合理的诊疗模式在东台初步形成。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