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以“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民族歌剧

2018年03月20日 15:50:05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以‘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民族歌剧,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魅力”,3月19日,从全国“两会”上归来的全国政协委员、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无比振奋地表示,新的一年,乐团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为己任,以中国民族歌剧展现传统民族音乐,让人民群众“无障碍”“零门槛”接触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

引力播

  在位于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排练室,彭家鹏正与乐团艺术指导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朱昌耀一起,带领着乐团成员们进行紧张的排练,为本月24日即将开启的2018年“音乐季”首场演出做准备。

  排练曲目《太阳颂》作为24日2018“音乐季”首场演出的压轴曲目,将东西方音乐曲目和乐器进行了完美融合,既有东方交响乐的大气磅礴,又有东方传统音乐的欢乐明亮,令听者仿佛感觉到音符在身体里的律动,无比震撼。

引力播

  据介绍,《太阳颂》取自巴渝地区的传统民族音乐《太阳出来喜洋洋》,作曲家将其改编成了四个乐章。“好的传统音乐一定来自于群众,通过从中吸取养分,使它们走上国际艺术的舞台上。”彭家鹏向记者介绍,“西洋歌剧的形式不太适合中国文化的表述,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必然有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未来,中国民族歌剧必然是由民族管弦乐团来伴奏,这种形式在全世界是首例。”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彭家鹏,在会议上的提案就是“用中国民族歌剧彰显中国文化本源和自信”,“我们要让中国文化的自信通过民族管弦乐团传递出去。”彭家鹏坚定地告诉记者。

  为此,今年乐团将继续聘请海内外一流音乐家“委约创作”,创作一批展现江苏文化、苏州文化的优秀作品。作品中将融合评弹、昆曲等戏曲表现形式,把戏曲元素揉进民族管弦乐中,并与戏曲艺术家展开合作。此外,还计划融入流行元素,与流行歌手合作;跨界与爵士、摇滚等合作,“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会越来越多,并且通过各种中小型的音乐会,展现更多老百姓熟悉的作品,更接地气。”

  “按国际一流标准来建立乐团”,这是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从建团起就定下的目标。“要创作与国际化接轨的作品,要让世界对我们的作品、乐队演奏水平、指挥水平全面认可。”据悉,今年乐团将继续吸纳来自全球的高端音乐人才,而准入门槛将更高。

  排练结束后,彭家鹏向乐团成员们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走出去代表中国,在国内代表江苏,最主要代表苏州。”彭家鹏表示,“我们要以‘工匠精神’做中国民族音乐,展现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高质量前行。”

  (来源:引力播 编辑/夏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