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买二手车的人不少。不过,二手车虽说性价比不错,但市场上问题却也不少。江苏省消保委的数据显示,2017年,因为二手车买卖引发的纠纷呈上升趋势,而且主要集中在"车行隐瞒车辆出过事故"这一问题上。买到事故二手车该怎么应对?
【苏州:购买二手宝马车 原来车头被撞过】
2016年12月,来自安徽的胡女士花了25万8千元,在苏州市相城区的"轩宇名车"车行买了一辆二手宝马。买回家开了10个月,胡女士总感觉车况很别扭。
一次到修理店修车,胡女士被告知,这辆二手宝马很可能出过重大事故。胡女士随即来到车行要求退车,但对方态度强硬,表示没有商量的余地。
去年11月,胡女士将此事投诉到了当地的消保委。消保委协助胡女士到车管所调取了车辆信息,并委托专业机构实施检测。结果显示,胡女士买的这辆车曾于2015年3月出过一次事故,车头被撞,理赔金额高达34万元。
【无锡:23万买二手奥迪 竟出过四次事故】
无锡市民刘先生也着类似遭遇。2016年1月,他在当地的"家辉车行"买了一辆二手奥迪。开了不到一个月,刘先生就觉得不对劲。
刘先生认为奥迪车可能出过事故,就找到车行想讨个说法。但对方表示,车辆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协商不成,刘先生将家辉车行告上了法庭。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调查发现,这辆二手奥迪车在转卖给刘先生之前,居然出过四次事故,其中仅2014年7月的一次维修,就更换了20个项目。
【买家验过车就能免车行责? 消保委表示行不通】
虽然胡女士和刘先生购买的二手车都被认定为事故车,但事后的调解工作并不顺利。两家二手车行都认为,车辆交付时,消费者都验过了车,车行不存在隐瞒。
记者了解到,在这类纠纷中,不少车行都会以"消费者验过车"为由,希望免除自己的责任。但消保委方面则认为,这样的理由并不成立。
苏州市相城区消保委秘书长徐爱国表示:“对于一些车辆重大的质量状况,普通消费者是无法通过肉眼直观进行判断的。”
【过户主体玩花样 借此避责于法无据】
此外,在交涉中,苏州"轩宇名车"车行还表示,胡女士购买的二手宝马是别人寄卖的,他们只提供场地。无锡家辉车行也表示,那辆二手奥迪是由原车主直接过户给刘先生的,车行卖车只能算中介行为,不能算销售,要退车也该去找原车主。
江苏省消保委在受理二手车买卖纠纷时依然发现,部分车行为了规避责任,要么在收购二手车时不将车辆过户到车行名下,而是在转卖时直接由原车主过户给买车人;要么将收购的二手车过户到员工名下,再由员工过户给买车人。那么,这种操作真的就能规避责任吗?江苏省消保委表示,买车人是和车行签订的交易合同,那么,责任主体就应该是车行。
【两名消费者维权成功 签对合同是关键】
最终,经苏州市相城区消保委调解,胡女士把车退给了车行。刘先生购买到事故二手车一案,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一审判决,家辉车行退还23万3千元购车款,同时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赔偿三倍购车款69万9千元。江苏省消保委表示,胡女士和刘先生能维权成功,关键在于他们都把车行销售事故车的违约责任写进了合同。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时,应当尽量采用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合同文本,同时务必在合同中明确车辆状况和质量的违约责任。同时,买卖合同、付款票据等材料一定保存好,这样产生纠纷后才能顺利维权。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