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幅纪实摄影作品,让我们换个角度看苏州

2018年03月12日 14:31:22 | 来源:情调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6年7月10日,太湖平均水位上升至4.86米,漫过了外婆桥,只有桥头两座石狮还可见。周冬晶 摄

  昨天下午,由苏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苏州如此——苏城纪事摄影作品展第一回(2016-2017)”在苏州市姑苏区文化馆开幕。

2016年4月26日,留园,扮演公子、书童的年轻人表演结束后轻松地走在回去的路上。姚轶群 摄

  展出的80幅纪实摄影作品主要聚焦城市街头和百姓生活,通过持续地积累具有文化思考和人文关怀的纪实性影像,为现代苏州提供另一种观看角度和影像文本。

2017年7月14日,新庄新村,带着爱犬乘凉的居民。纪荷香 摄

  当代社会是一个视觉导向的社会。苏州,古老而年轻,轻盈而厚重,进行一种凝视现实、意义纷繁的城市影像书写,常被风光绝美的沙龙“糖水片”而淹没。

2017年4月22日,耦园,孩子在家长的陪护下画画,大多数家庭都围着孩子转,孩子压力大,大人也累。孔浩强 摄

  苏城纪事的22名摄影师来自各行各业,均工作生活于苏州。作为集体作品的《苏州如此》,试图通过摄影作品呈现一个“不同以往”的人文江南,同时表达摄影师的观察和思考。在传统风貌和文化价值变迁转型的当下,用影像为当代苏州留下意义纷繁的注脚。

2017年5月12日,独墅湖畔,一对即将步入小家庭的新人身上挂满了灯泡,借着天边最后的余晖留影。王亭川 摄

  有朋友这样评价苏城纪事的照片:“关于城市的故事自然流淌,在视觉之内,有景,在视觉之外,有时光。就像你在某个午后的繁华商业街,听到的那一声评弹。”也许,这些照片就像是城市繁华深处的“弦外之音”吧。

2017年2月26日,已经恢复了平静的常熟吴市老街,这里是电影《乘风破浪》的拍摄地,还残留着一些电影里的元素。缪宇欢 摄

  2017年已经过去,这些影像瞬间、碎片却已离我们远去。再次重温这些照片,愿你看见不同,听见更多。将来,它们可能会成为记录当下社会和理解现代苏州的罗塞塔石碑。

  (来源:情调苏州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