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室】 "部长通道"十年和"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元年

2018年03月05日 15:18:0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部长通道”十年

  从名称上不难看出,代表委员通道和“部长通道”一脉相承。“部长通道”上的采访最早是媒体在2008年开始自发集聚的,当时互不相识的记者们自发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们参会必经的路线上蹲守,有的负责辨认部长,有的负责跑过去把部长“拦下”,场面的确比较混乱,大会工作人员发现这个情况后并没有阻止记者,而是支起简陋的采访台、拉起围栏绳,引导记者有序采访。再后来,工作人员甚至当起了“部长通道”的主持人,从陪着记者“堵部长”到帮着记者“约部长”。

  从最初的“情非得已”到逐渐的“主动留步”,十年间,一次次走过“部长通道”,部长们的态度也在发生着转变。尤其在2016年“两会”前,李克强总理接连两次“发话”,要求国务院各部部长、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要积极回应舆论关切”,不能拱拱手一走了之。2017年在人代会会前专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时,李克强总理又对部长们提出硬要求:“今年的‘部长通道’一定要比去年搞得更好!”。所以“部长通道”上主动接受采访的部长也越来越多,媒体对“部长通道”的报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花絮式变成专栏化,比如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之声近两年都推出了“两会部长通道”之类的专栏报道。

  虽然因为时间限制,对每位部长的采访只能是三五分钟、但只言片语的回应中往往透露出重要信息,更重要的是,“部长通道”的“提质增效”不仅体现着自信的姿态,更践行了李克强总理的执政理念:现代政府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关切,各部门要主动释放公众期待的信息,坚定社会信心,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

  “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元年

  每年全国两会,人民大会堂的广场上都是一场新闻大战,比拼的是眼力和体力,看谁能从茫茫人海辨认出自己的采访对象,看谁能挤进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采访圈。今年这样的“混战”场面依然还有,但代表委员通道的出现让媒体多了一个采访选项,大会将分批次邀请数十位代表和委员走到话筒前,集体亮相,集中受访。以往全国两会也会邀请部分代表和委员在梅地亚新闻中心接受采访,但人数相对较少,如今借鉴“部长通道”和十九大期间“党代表通道”的做法,让更多普通代表、委员站到前台,发表意见建议、回应社会关切,自然是特别接地气。比如全国政协委员杨利伟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透露: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即将启动,还要选拔女性航天员;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说:“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我们希望能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来保护千家万户的信息安全。”

  两会的信息发布,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打开。首次开启的“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不仅展现了代表委员的风采,也从另一个角度彰显了两会新气象。从“部长通道”到“代表委员通道”的“通道全覆盖”,展现出两会越来越透明和开放。虽然站在各条“通道”的主角各不相同,但站在他们身后的,是进步中的自信中国!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李折 编辑/蒋婕 设计/贾婧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