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郭琪林是南京交通公司的一名出租车司机,虽然开出租车时间不长,在圈子里却很出名,因为他的副驾驶座专属于一个人——他的老母亲薛连凤。五六年前,薛连凤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从此她便成了郭琪林最深的牵挂。为防母亲走丢,他索性把她“圈在”自己身边,生活里寸步不离地照顾,工作时就让母亲坐在车上,带着她做生意。
孝老爱亲,母亲是他的好榜样
2月底,记者见到他们时,郭琪林刚把母亲从南通老家接回来。头发花白、73岁的老母亲,站在高高壮壮的郭琪林身旁,依赖地像个四五岁的孩子。
郭琪林出生在江苏如皋农村,从他记事起,家里的常住成员就只有母亲、外公、姐姐和他。母亲一个人边干农活边照顾外公和他们这对年幼的姐弟。“直到上学了,我才知道,原来父亲在南京当兵,和其他父亲的工作不太一样。”郭琪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家人两地分居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十五六年,其间,一直是母亲在照顾全家老小,挑起生活的重担。直到郭琪林毕业工作,母亲才从老家来到南京,一家人得以团聚。
不过,这种安稳的生活并没有持续下去。父亲退休后,两位老人一起回老家生活。可没多久,父亲从床上摔了下来,当时没考虑到摔伤的严重性,也就没能及时去医院,父亲从此便瘫痪在床。“父亲比我还高,大概1.76-1.78米的样子,体重得有一百七八十斤。”郭琪林说,姐姐有自己的家庭要忙,他在南京工作不能经常回家,照顾父亲的重担全落在母亲身上。整整11年,都是母亲在伺候父亲吃饭、穿衣、洗澡。
说到这,郭琪林看向母亲,她不到一米六的身高、单薄的身体里,到底是如何爆发出如此巨大能量的,而且一坚持就是十多年。
父亲去世不到一年,母亲病倒
父亲去世后,原本以为母亲可以安享晚年,哪知一年不到,郭琪林接到姐姐从老家打来的电话,母亲走丢了。
那只是一个平淡的午后,母亲想出门散散步,这一出门,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直到深夜也没回来。幸而傍晚时,外甥到不远处的外婆家串门,发现老人长时间没回家。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再加上派出所民警一起找到深夜,才在30公里之外的邻镇找到了母亲。岁月就是这么悄悄而残忍,不知道从哪个时刻起,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郭琪林说,当时他就发誓,一定要把母亲接到身边,好好照顾。
来到南京后,母亲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她用完煤气,不知道关掉;出了门,所有的楼房变成一样的,找不到回家的路……于是,郭琪林每天出门前把早饭、午饭烧好,开好电视机,把母亲反锁在家里。下午4点按时回家,给母亲做晚饭,打水洗漱,伺候母亲睡觉后再出门开车。
意外还是发生了。南京交通公司的的哥的姐们都知道,郭琪林曾发起过一次全城大寻找。那天上午九十点钟,上夜班的郭琪林一觉醒来,发现母亲不见了,找到天擦黑也没找到,急得没办法的他给公司总经理解学军打了求助电话,后来在解学军的协调下,公司通过系统向全南京的的哥的姐发出求助信息,向交通广播电台求助。公司十几个兄弟自发赶来,两人一组地“刷楼”,找到夜里十二点。直到大明路派出所民警打来电话,他才知道,母亲坐了一天的楼道,与家就隔了两栋楼。
带着母亲开车,他安置了3个家
“这种病真的没办法,只要离开了,人就真的没了。”说这话时,郭琪林仿佛带着找不到母亲时的那种焦急和绝望。后来,他干脆把等活儿的地点集中在机场和火车站,就这样带着母亲一起跑出租做生意。
郭琪林说,每次客人上车前他都会主动介绍,车上坐的是他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时间长了,南京市客管处的工作人员、一起等活的的哥的姐,都会主动帮他向乘客解释,遇到有四个客人的单子,车上坐不开,都会帮他推掉。乘客们基本上都能理解,有些好心的乘客下车时,还会主动多给钱,让他非常感动。
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每天在车里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四处奔波、三餐不定,年轻人还能忍受,但是年迈又生病的老人怎么能受得住?
“我选机场,就是因为等活时间长,能陪母亲散散心,说说话。”郭琪林说,他专门买了一辆小三轮车,等活的空余时间就带着母亲四处走走,看看风景。
为了保证母亲能按时吃饭、睡觉,他干脆在机场附近租了一间房。这样,加上另外两处房子,他们有了三个落脚点。晚饭时间离哪边近,他们就在哪边做饭,让母亲在哪边休息。等母亲睡觉了,郭琪林再出门做生意。
一路上的风景,他说给母亲听
如果问开出租车有什么好处,那可能是每天都在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带着母亲营运几年来,跟随不同的乘客,他们多次到过宜兴,到过马鞍山、芜湖等多地,途经的每一处隧道每一处景点,郭琪林都会讲给母亲听。
“这是龙蟠中路隧道,你上午来过,还记得吗?”郭琪林说,虽然多数情况下母亲都忘记了,但只要有一次记得,他都会很开心。“去年,母亲突然说要去上海。”郭琪林一脸包容地看着母亲说,老年人也有梦想,突然间想去哪里,如果不去,她就日夜思念不舒服。她这个病,不能生气,要让她保持好心情。于是,母亲说走郭琪林就走,他开着出租车,带着母亲到了外滩,逛了大上海,又去了山东日照,看了大海。
“儿子好呀,儿子对得起我了!”采访中,薛连凤不时操着南通话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郭琪林的言行不仅感染了儿媳、孙女,全家一起孝顺她,连亲戚、邻居也受到了影响。“我妹妹家的儿子就对她说,‘妈妈,你放心,哥哥怎么做,我就一样孝敬你。’”
《礼记》提到“孝子之养”,就是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也许对于淳朴的郭琪林来说,并不知道古人的记载,但他却这样做了。对他来说,让母亲的心情快乐,不违背母亲的意志,让母亲的耳目快乐,休息起居安逸,提供饮食奉养母亲,只是为人子应尽的义务,是一个儿子应当为母亲做到的。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