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网红锅,苏州有网红刀,它们为什么这么红?

2018年02月27日 20:01:32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最新一季《舌尖上的中国》引人关注,让很多人记住了那口源于山东济南章丘区、经历三万六千锤击打才能制成的手工铁锅。

  在苏州,有着和章丘锅匠同样坚守传统的老铁匠。他按照传统方法千锤百炼锻造菜刀,也收获了大量粉丝。

  社会学学者和非遗保护专家认为,网红锅和网红刀的产生并非偶然,铁匠们手中的铁锤,击中了现代都市人心底的“乡愁”,同时敲出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引力播

  顾惠明正在打造菜刀。制作一把菜刀,需要敲击上千锤。

  苏州老铁匠千锤百炼造出“网红刀”

  章丘铁匠一夜之间成为“网红”。而早在2500多年前,苏州就出过天下闻名的铁匠——干将和莫邪。如今的苏州,是否还有坚守传统的铁匠呢?

引力播

  淬火是制作菜刀的关键工序。

  吴中区胥口镇新麓村,太湖之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走进村子,就能听见“叮叮当当”的敲击声,这声音来自顾惠明的铁匠铺。

引力播

  炉火映红了顾惠明的脸庞。他从1979年开始打铁,40年来一直坚守铁匠的传统。

  砖砌的熔炉、通红的碳火、积满烟尘的墙壁、黑黝黝的大锤和铁砧,走进这间铁匠铺,时光仿佛瞬间倒流了几十年。

引力播

  顾惠明在打磨菜刀。他最大程度地遵循传统手工做法,只有少数几个步骤用上了机械设备。

  顾惠明从熔炉里夹出一把烧红的菜刀浸入冷水淬火,“刺啦”一声水池上腾起一阵白雾,待菜刀彻底冷却后,他再将其放到铁砧上仔细地敲平整——至此,一把传统手工锻打的菜刀基本完成。

引力播

  顾惠明打造的菜刀锋利到能够砍铁。

  顾惠明向记者展示了他制作的菜刀到底有多锋利:只见他抡起菜刀对准一块铁坯猛砍,铁坯被砍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而刀刃丝毫没有损伤。

  顾惠明现年59岁,他1979年开始学打铁,1982年回到村里开了这间铁铺,“以前以制作农具为主,现在农业机械化普及,就专门制作刀具了。”

  为什么顾惠明制作的菜刀如此锋利?秘诀在于,他制作的菜刀既非纯铁也非纯钢,而是“铁夹钢”,在铁坯的刀刃一侧凿开一条槽,将中碳钢嵌进去,然后反复锻打,直至铁与钢融为一体,“刀刃的核心是钢,表面是铁,既有硬度又有韧性。市场上批量生产的菜刀,基本上都是机器冲压的纯钢刀,虽然有硬度,但刀刃容易崩裂,而且在切肉时容易打滑。”

  顾惠明说,他完全按照传统的工艺制作菜刀,全过程有20多道工序,绝大多数靠手工完成,只有三个地方借助了机械:打造粗坯、鼓风、打磨抛光。“制作一把菜刀,要敲打上千锤。售价70元一把,赚的全是辛苦钱。”顾惠明说。

  在新麓村,几乎每家都用顾惠明制作的菜刀。近年来,他的菜刀还卖到了湖北、四川、安徽、新疆等地。他的微信经常收到外地客户发来的定金,“曾经有一个剧组在太湖边拍戏,专门来找我打造道具刀。”

  现在,顾惠明的订单多到根本做不过来,个别客户甚至要等上半年才能收到货,“一天做14个小时才能打出五六把刀,这种传统的手工活快不起来。”

  曾有人建议顾惠明开网店,被他回绝了,“做手艺得讲诚信,要是上网销售,订单一下子涌进来,我根本交不了货,除用机器替代手工。”

  “网红锅”引发一场社区辩论会

  如今,新型不粘锅是市场的主流,但因为最新一季《舌尖上的中国》,章丘铁锅成为网红。那么,居家过日子,传统铁锅和新型不粘锅究竟你更钟爱哪一款呢?日前,在姑苏区沧浪新城南环第二社区居民议事厅,举办了一场有趣的辩论会,传统铁锅PK新型不粘锅,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与。

  40岁的周女士是铁锅的忠实拥护者代表。她回忆说,印象中一直到爷爷辈都用铁锅,那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而且使用铁锅也好处多多。比如:在使用铁锅炒菜的过程中,铁锅逐渐加热,铁元素会渐渐释放出来,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另外,铁锅比较耐用,经济又环保,所以她家里一直在用铁锅。

  活动现场,居民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人说铁锅好,有人说新型不粘锅优点多。从现场的调查结果来看,现在居民家里使用不粘锅的要比使用铁锅的多。但多数居民表示,他们没有想到,最新一季《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会出现抢购章丘铁锅的情况,应该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做菜已有50多年经验的王阿婆告诉记者:“我年轻时也使用过铁锅,但现在偏爱不粘锅。看看电视里的章丘铁锅,我有点心动。如果苏州也有类似的铁锅,我可以考虑考虑。毕竟是手工打造的,有个性。”

  锅的话题进而延伸到各种传统家庭用品和生活方式。“小时候,夏天床上铺的是浒墅关草席;冬天用的是紫铜的‘汤婆子’。而现在用了空调,一年四季都铺床单,‘汤婆子’也早已没了影子”;“过去没冰箱的时候,院子里的井就是天然冰箱,西瓜吊在井里‘激’半天,一口咬下去,凉爽的感觉渗到每根汗毛孔”;“照理说,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可生活里的某些方面没什么滋味了”……

  专家:传统手工产品成网红并非偶然

  铁锅、菜刀、茶叶、蚕丝被、蛋饼……不经意间,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红”。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高峰教授表示,这些“网红”具有共性:首先,它们都是按照传统手工方法生产制造的;其次,它们中没有两件产品是一模一样的。

  “这些‘网红’,寄托着现代都市人的一种复杂的情感。”高峰说,包括苏州在内的发达地区,目前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也就是未来学大师阿尔文·托夫勒所说的“第三次浪潮”,在这样的社会中,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爆炸式的信息,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压迫感,他们渴望回归传统生活。而这些“网红”产品,恰好具备种种传统因素,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愁”。

  “另一方面,传统手工制品具有唯一性特点,因为它们是手工制作的,所以每一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很多现代都市人已经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产品,追求‘私人定制’, 传统手工制品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高峰说。

  高峰认为,手工“网红”产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尚未实现工业化的欠发达地区,它们未必会这么红。”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龚平认为,传统手工产品成为“网红”,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传统工匠精神的认同与尊敬,“山东的网红铁锅、苏州的网红菜刀,以及我们的很多非遗文化产品,都浸透着手工艺人们的无数心血。他们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来源:引力播 编辑/夏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