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殉难3000名将士名录震撼亮相!

2018年02月27日 19:54:38 | 来源:紫金山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谭坤、汪定有、张楚、吴仕超、胡奇珍……”这些中国军人名字永远的被定格在南京保卫战的历史记忆之中。

  2月27日,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二楼展厅里,一面黑色大理石墙壁上,镌刻着南京保卫战殉难3000名将士名录,用于纪念81年前为保卫南京牺牲的中国军人。

  记者探访时发现,二楼展厅面积550平方米,主要陈列内容是关于南京保卫战的。

  展厅里最醒目处是一面黑色大理石墙壁,长度为12米,高度为3.5米,墙上面“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名录”,密密麻麻排列着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军阵亡3000名将士名字,给人以超强的视觉震撼。此外,展厅里还有记录南京保卫战的相关图片、文物、雕塑、油画等300多件展品,全方位展示81年前发生在南京城下的这场战争。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为了瓦解中国人民抵抗意志,达到长期占领中国的目的,12月1日,侵华日军大本营下达攻打南京的命令,南京保卫战打响。12月10日,日本军队兵临南京城下……

  “血染土地三尺红,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介绍,南京守军以民族大义为重,与侵华日军进行了殊死抵抗,保家卫国,气壮山河。

  在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牺牲了10名将军,17名团长以上指挥官,近万名士兵血撒南京城。由于场地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将士名字都镌刻在名录上,正式展出时将借助多媒体形式,采用电子滚动屏,将所有阵亡将士名字、部队番号、军衔、年龄、出生地、在什么地方牺牲等细节内容增加进去,弥补遗憾。同时,在展出每位阵亡将军照片旁,增加二维码标识,参观者用手机扫码后,可以详细了解其生平事迹,形成展览的互动效应。

  2006年,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创办成立,至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民间抗战博物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谈起今年新开设“南京保卫战”展览目的,吴先斌表示,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军队共发生了22次大规模的会战(作战),南京保卫战就是其中之一,从军事的角度来讲这场战役是失败的,但守城的军人们英勇顽强,不畏强暴,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应该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全体牺牲将士的名字应与日月同辉,与南京共存。因此,在这些年自己和同事征集文物史料,走访幸存者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素材,萌生了这个想法并付诸行动,准备在今年3月份完成布展工作,并正式向社会开放。

  (来源:紫金山新闻,编辑/程梦青)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