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36天,焦其和低头在国庆路捡到了多少人的青春?

2018年02月27日 17:24:55 | 来源:壹周看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又是一年。

  国庆路上的悬铃木去年的果子,还挂在枝头。

  焦其和的孙儿已一岁半了,他依旧是店里最年轻的一个。

  1980年,那一年,焦其和18岁。他花了三年时间,学那个年代的流行元素。

  然后,在这家国营理发店里,一待就是38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原本两层楼都用来做理发店的小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剩下二楼。

  一楼租给过很多店:皮鞋店、眼镜店、凉皮铺……顾客要穿过一楼租出去的店,才能找到二楼的理发店。

  店里的8位老师傅,最大的已经79岁。

  去年,人们一度以为这家百年老店歇业了。

  直到在门口遇到焦其和那张熟悉的脸。

  一周后,再去那里,店里已经开始有新的模样。

  政府出了一部分钱,来帮助老字号重新装修。

  装修的那2个月里,店里许多师傅都回去休息了。作为店里最年轻的男师傅,焦其和就像往常上班一样,每天早出晚归。

  2017年11月1日,这家百年老店保留着时代的烙痕,又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有些老顾客,却没有再推开这扇门。

  “有些人,是再也来不了了。”焦其和说,当年用的吹风机,如今已经陈列在店里的一角。那些用这只吹风机吹过头发的人,有的已经永远不会再来了。

  说话间,有人推开了门。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也是店里老顾客。老人一会儿要去吃酒席,在家里的陪同下,吹一吹头发。

  店里还是沿用的过去的椅子,“再用十年,也没有关系。”只有椅子的皮有些旧了,店里就找人重新包了一层新的。

  老旧的荡刀布,挂在椅子边上。

  镜子是更透亮了些。

  一圈圈地照着,好像年轮的印记。

  古老的传统还在,男女理发分成两排。不时有路人会停下脚步,拿手机对着里面拍照。店里来了年轻的顾客,是焦其和开心的事情。国营老店里,换了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也来了一些新的顾客。店里还是保持着往常的传统,不办卡。在理发时,如果你不说话,焦其和也是默默地不出声。如果你说话,他就笑着应声。一把剪刀,焦其和用了很多年。老扬州人更喜欢的,是来这里修面。热乎乎的毛巾,藏着这个时代里难以寻觅的逸当。修完面再进行按摩,这熟稔的手艺,让人隐隐担忧,会不会渐渐湮灭在时光里。

  每天早晨五点半,焦其和起床,做好早饭,然后再做午饭带来店里吃。忙完那一切,他骑车到国庆路,大约七点半,离上班时间还有半小时。烧开水,准备好顾客要用的热毛巾,一切忙定,差不多快要八点。“这么多年来,习惯早点啦,不然心里‘着燥’呢。”在焦其和还是毛头小伙子的时候,他还用木板在这家店里睡过四年时间,“看店,也解决我的住宿问题。”

  他们那一代人,习惯早早地去上班,不喜欢那种苟于奔命的匆忙不安,时代赋予他们从容的习惯,一辈子。

  晚上下班,作为店里最年轻的男师傅,他负责关掉店里所有的灯。

  然后关上门。

  骑车离开。

  他见过窗外悬铃木夏天的绿。

  也见过悬铃木在冬天夜晚的天空里,留下遒劲飘逸的痕迹。

  他把青春安放在这里,顺便捡起了多少人的青春年少。

  (来源:壹周看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