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2日)是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记者登录了多家银行网站发现,与节前相比,银行在售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似乎少了节节攀升的向上动力,超过5.5%的产品少之又少,不少还有着较高起购金额、较长理财期限等限制。
2018年1月,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可谓持续走高,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了4.86%,环比上升0.02个百分点,平均期限为5.7个月。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5%,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3%,环比上升0.03个百分点;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5%,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给出了6%甚至8%的高收益。这样的上行势头一直延续至春节前。“从市场供需层面来看,年底年初银行一般会争夺存款市场份额,同时春节期间市场会迎来一波‘年终奖行情’。节后来说,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一路上行并不现实,相对稳定应该是常态。”有银行理财师分析指出,春节之前银行资金流动性偏紧,理财收益处于上涨之中,春节后资金面偏紧局面会得到一定缓解,理财收益上升动力不足。
记者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苏州银行、中信银行等官网看到,在售的理财产品有不少,其中,建行一款乾元优享型非保本产品,10万元起购,理财期限93天,预期年化收益达到了5.3%,在建行各在售理财产品中性价比最高。工行不少面向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客户的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超过了5%,但起购金额往往要达到100万,有一款财富稳利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起购金额仅5万元,最短投资期限设定为999天,预期年化收益为5.05%至5.15%,与期限接近的三年期存款利率2.75%相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非保本、浮动收益等关键词也值得投资者关注。苏州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中,预期年化收益超过5%的有不少,但其中,超过5.5%的较高收益产品大多为2月12日起售,虽然募集期到今天,但额度早在节前就被抢完,尚有额度的产品中收益最高的为5.25%,投资期限364天,其他还有几款预期年化收益5.2%和5.0%的产品可以买到。中信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中,两款期限91天的乐赢稳健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为5.0%和5.2%,但至记者发稿时,额度仅剩余1%、3%,投资者要“抢”到似乎有些难度,其他部分达到5.6%较高收益的产品则大多有着起购金额100万或新客专属等门槛限制。
“新的一年对金融市场的强监管态势仍将持续,银行理财打破刚兑转型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市场冲击效应也将逐渐显现。”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监管政策出台以来,银行保本理财产品虽尚未发生剧烈调整,但未来随着新规的逐步落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或将逐渐退出市场,转型为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收益。从投资者角度看,选择自己适合的理财产品,看清理财条款等非常重要,不能把银行理财等同为银行存款来看待。
(来源:引力播 编辑/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