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中交二航局连镇铁路项目传来好消息,经过施工人员整整3个月的辛苦鏖战,镇江长江大桥 “世界第一”陆地沉井填芯全部完成。
据介绍,镇江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长100.7米,宽72.1米,地上高度为56米。中间共设置48个矩形井孔,由地下及地上两部分构成,地下与地面总高度112米,面积沉井总平面面积为7192平方米,比一个标准主球场还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陆地沉井。沉井从2015年开始施工,期间经历了砂桩场地换填,沉井十次接高,三次下沉。
记者了解到,本次沉井48个隔舱填芯施工等于给沉井加重,其中沉井后端18个井孔用C20水下混凝土填充,中间18个井孔用砂填充,前端12个井孔用清水填充。通过沉井隔舱填入的混凝土、河沙、水配重,然后通过锚固系统缆索,牢牢拉起大桥双向八车道和四线铁路桥面重量。
沉井架子队队长鲁言告诉记者,本次沉井填仓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方量大、连续施工时间长。在沉井填芯之前,沉井48隔舱先进行沉井底部清基和封底作业,待封底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开始水下浇筑C20水下混凝土。“本次沉井填仓作业从去7年11月11日开始,到2018年2月11结束,正好3个月”, 鲁言说,在这三个月的时间,这个庞然大物共“吃掉”12万多吨沙、5万多吨清水、34万多吨混凝土。
“耗材共达51多万吨,相当于7个多埃菲尔铁塔的重量”,鲁言介绍,本次沉井填芯混凝土浇筑和沉井封底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样,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按照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同步的方案进行。
期间,共布置6个中心集料斗,每个集料斗覆盖6个井孔,每个井孔中心布置一根导管,中心集料斗与导管之间布置溜槽。从空中俯瞰,就好似一只张开大脚的“八爪鱼”,源源不断的把混凝土输送到各个隔舱里。
而为了保证混凝土填芯均匀,当填充至顶部时,放慢填充速度,增加导管对顶面混凝土进行找平。在隔舱填砂施工时,沉井中间18个孔填砂施工采用水利吸泥机从井外吸砂回灌。填砂、注水和填充混凝土同步进行,以防止沉井发生偏斜。
在隔舱注水施工时,由于井孔内的注水属于沉井的永久性结构,因此,施工前项目部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用水进行水质分析,对水源净化合格后再注入隔舱。这样防止不达标的水源,对沉井钢筋、混凝土造成腐蚀,以保证沉井结构安全。
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汪成龙介绍,沉井填芯的完成,标志着沉井施工画上完美的“句号”,“镇江长江大桥北锚碇正式进入上部结构施工,也预示着大桥施工正式迈入施工‘快车道’。”
(来源:扬子晚报网 编辑/张闻芝)